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www.ytysbz.com/品读《庭中有奇树》
想一想
1.观察这首诗的用韵情况,从声韵角度出发体会诗的情感基调。2.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她经历了什么?3.诗中抒发的是哪种情感?这份情感的特点是什么?
庭中有奇树
学一学1.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2.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3.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4.遗(wèi):赠送,赠与。5.馨(xīn)香:香气。盈:充盈,充积。6.致:送到。7.贵:珍贵。一作“贡”。8.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品一品《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时的文人诗,在内容上基本奠定了文人诗人生苦短、羁旅情愁、思妇怀人等主题,在形式上确立了五言诗的体裁。其感情真实、挚诚,不加矫饰,被后世文人推誉为“五言之冠冕”。《庭中有奇树》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类思妇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共八首,这八首诗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描写两种不同的思妇形象。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十九首创作的年代,文人已经有了押韵的意识。这首诗全诗押“支”韵,滋、思、之、时四个字都是韵脚。这个韵非常细腻,适合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是如何抒情的呢?他写了一棵树。前两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这是一株奇树,奇在哪里呢?在“绿叶”和“发华滋”。这棵树树叶碧绿,花开繁盛。原来,奇树是嘉木的意思。庭中树木欣欣向荣,便触动了观树之人的情肠,她心中起了相思之情。她“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这位思妇从树上折下最美的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思念之人,以寄托相思。“以遗所思”,表明这个女子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传递出去,让对方感受到。对方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这个情感就不是单向的了,就是双方的,就是可以流动互通的,那么在无尽的思念中,就不会觉得过分孤单了。然而情感的传递是艰难的,因为“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虽然花朵的香气在衣袖、在胸前环绕不去,然而路途太远了,这份思念的香气根本传递不过去,这朵寄情的花朵也传递不过去。“馨香盈怀袖”这句诗,画面感很强,仿佛能看到一个女子,独立庭院中,怀抱一朵相思花,先翘首而望后又怅然若失。花香饱满持久又切近,思念浓郁长久又深切,孤独和失落也深入骨髓。女子为何如此珍视这朵花,为何睹花思人呢?因为“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花已然开放,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她感到了时间的流逝,花朵从无到有的过程,让她切身感到了分离。他们分别时间很长吗?恐怕未必,女子因思念而痛苦吗?很可能也并不到痛苦的程度。所以全诗采用了一个细腻的闭口的韵,抒发的是悠长的深沉的思念和淡淡的却挥之不去的感伤与孤独。这份情感不是热烈的、奔放的,是内敛的。这种情感反而能够长久。对比阅读《望江南·梳洗罢》
望江南·梳洗罢唐温庭筠
想一想1.这首小令与《庭中有奇树》的异同。2.根据你所掌握的声韵知识和对这首小令的理解,为该小令设计旋律结构。
品一品
望江南这个词牌本为唐乐坊曲,据说,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所作。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后来因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此调二十七字。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第五句句法与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此调三、四两句,其句法全与平起七言诗中之颔联无异。
这首小令,不拘于三、四句的对偶,写得十分自然。全词有楼、帆、水、斜晖、洲这几个意象,还有一个思妇的形象。这些意象靠一个“倚”字串联起来。这个女子倚楼而望,望见了船帆、斜阳、流水、沙洲,却没有望见思念的人。
我们已经知道,自古登楼必发愁,这首诗无疑也抒发了愁绪,这是怎样的一种愁绪呢?是思愁,离愁别绪。
词的首句“梳洗罢”三个字,勾勒了一个晨起的女子形象。她为何梳洗呢?梳洗后她独自一人登临望江楼。入声的“独”字,凸显了孤独的情绪和氛围。她把自己装饰得很好,郑重其事地登楼远眺,这是一种仪式感,她希望见到思念之人时自己是修饰得宜的,是美好的,可见她的思念之深沉。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两句,将她等待的过程略掉,直接写等待的时间之长。千帆已然过尽,却无一条船上有自己等待的人。她从早等到晚,从晨起等到日落,连小船也逐渐减少了,只有一抹斜阳,一片江水。“水悠悠”句旋律明显降低,情绪十分低落。
最后词人替她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情绪“肠断白蘋洲。”她等到断肠处,仍不见思念的人归来。这句是全词旋律的最低点,情感最浓郁,感伤情绪最浓。
这首词与《庭中有奇树》一诗,都是写思妇,抒发思念之情。主人公都是在期待、期盼中感受自己的情绪,都是在独自等待中品尝失落的滋味。一个是希望寄托相思,一个是盼望归来。两者的情感又有不同。《庭中有奇树》思念之情胜过伤感之意,而《望江南》失落感伤之意胜过思念之情。两首诗用韵不同,一个是细腻内敛的闭口韵,一个是舒缓悠长的开口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