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北水乡蟒蛇河畔和西塘河畔走出盐城二乔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治疗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32091/

过去人们都说苏北土地贫瘠不出人才,可从这里的蟒蛇河畔和古西塘河畔,走出的两位鼎鼎大名的大文豪——人称“盐城二乔”的胡乔木和乔冠华。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仰慕这块土地。

"中共中央一枝笔"胡乔木

年6月1日,胡乔木出生在盐城县蟒蛇河畔的张本村的一户地主人家,原名胡鼎新。在有盐城名流之誉的父亲胡启东的感染下,兄弟姊妹先后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胡乔木

年夏天,胡乔木考取了清华大学,在历史系读了一年书后被人发现是共青团,从而被强迫离开清华,去了北平团市委。年春天,他回到家乡盐城,同年在入党,参与创办《海霞》半月刊。年秋天,他考入浙江大学外语系,两年后由于参加革命活动,被校方勒令退学,后去了上海参加左联。年,他又离开上海来到延安,并将本名胡鼎新改名乔木。

年,在延安毛泽东看中了胡乔木,从此后胡乔木成了他的政治秘书,直到年的文革前夕。在这期间,胡乔木还担任过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以及新华通讯社社长和人民日报社社长等重要职务。

胡乔木和毛主席在延安

到了邓小平时代,胡乔木登上了一生的政治高峰:当选为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从政治的幕后走到了政治的前台。周恩来曾这样评价胡乔木:“许多文件只有经胡乔木看过,发下去才放心。文件经胡乔木修改,就成熟了。”胡乔木的这枝笔,颇受到过毛泽东的称赞,夸道:“乔木是个人才。”

修缮前的胡乔木故居

胡乔木21岁离开家乡直到81岁去世前也没有回过盐城,但他对家乡眷念却是深深的。据说人到晚年时,他和夫人谷羽留下遗愿,将毕生珍爱的大量藏书捐赠给了家乡盐城。

胡乔木故居原为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前后三进,连东、西厢房有数十间。土改时,胡乔木父亲胡启东先生,主动将田地、房产献出,分给贫佃农,仅留下座北朝南堂屋三间。年当地政府对故居进行了重新修建,现有故居占地约平方米。

胡乔木故居

故居堂屋正中悬挂着胡乔木七十岁时的巨幅画像,两侧悬挂的是他在北京工作、生活时的数十张大幅照片,其中有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合影十余张。东房间陈列着胡乔木生前捐赠的千余册图书,西房间陈列胡乔木幼时睡的床铺,用的部分桌凳,在故居东南方,还保存一高大石碑坊,上边横额是"贞孝之门",两侧有联,为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书,联曰:春祠立石垂视范,河客停桡拜女宗。这是当地百姓为表彰胡乔木祖母胡季氏青年守寡、抚孤成立而捐资建立的。

胡乔木故居门楼和院墙

胡乔木故居现已成为盐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乔老爷”

胡乔木出生一年后的年,乔冠华于3月8日,出生于盐城古西塘河畔东乔村的一个地主兼工商业者家庭,父亲是开明士绅。

乔冠华像

乔冠华幼年天资聪颖,有过目成诵之誉。他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一出《乔老爷上轿》的喜剧电影逗乐了许多观众,乔冠华也沾了笑星的光,大家借花献佛,将“乔老爷”美名送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他这个外交部长助理。以后连毛泽东、邓小平都称他为“乔老爷”。

乔冠华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出席日内瓦会议、草拟中美联合公报,特别在年11月,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标识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乔老爷在联大会议上最经典的仰天大笑

乔冠华发言结束时,热烈的掌声长时间地回荡在联合国大厅。国外各大新闻机构对乔冠华代表中国首次在联大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乔冠华在联大会议上的大笑潇洒豪放,成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当时被各国媒体称为"震慑议会大厦的玻璃。

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病逝,享年70岁。主要著作有:《国际述评集》、《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等。

乔冠华故居前广场

乔冠华故居,位于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为村中一座大院,青砖小瓦,龙脊花墙,风格古朴,典雅大方。是依托乔冠华在中国及国际外交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一浓厚的人文资源而开发的旅游景点。

乔冠华故居

年,庆丰镇政府派专人赴京运回乔冠华同志生前用过的办公桌、衣橱、沙发等用物及文稿,布置陈列于室内,供人参观。乔冠华故居主屋坐北朝南,明三(间)暗四(间),东厨西厢,为清代所建。乔冠华就在这里度过了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院子门额上方镌刻着“乔冠华故居”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故居厅堂神柜上摆放着乔冠华遗像

说来也怪,胡乔木和乔冠华的出生和背景很相似,同样出生在苏北水乡盐城,年龄又相仿,乔冠华比胡乔木只小了1岁,两人又同样出生在地主家庭,从小受着开明士绅的父亲的教育和熏陶;同样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伟大的功绩。

如今,胡乔木与他的同乡乔冠华都都故去多年了,已载入了老家盐城的史册。当人们提起“盐城二乔”,自然会想起这两位“大笔杆子”,这已成为苏北水乡人民的一种骄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