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洞穴动物70多种鸟类60种环江世遗地新 [复制链接]

1#

7月8日,记者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了解到,已持续开展近3年的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项目日前基本结束,共发现洞穴动物多种,其中有70多种属新发现。环江遗产地洞穴生物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该项目年底开始启动,项目承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洞穴生物多样性科研团队在田明义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十多次组织对环江洞穴生物多样性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调查范围涉及遗产地各主要区域,包括遗产地核心区和环江周边地区的70余个喀斯特洞穴。

该科考团队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该遗产地洞穴生物多种多样是世界洞穴生物种类集中区之一。已发现的大多种洞穴动物中,有马陆16种、步甲和蜘蛛各13种、跳虫10余种、鱼类10种,湖虫6种,螨类4种,还有螺类、蛙类、虾类、蟹、伪蝎、自蛛、双尾虫、阎甲、龙瓜、蚁甲、斑灶马和编蝠等。专家介绍,这些洞穴生物有超过80%种类为当地特有。

硬叶兜兰

狭叶蛛毛苣苔

“此前,世界公认的洞穴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有北美、欧洲比利牛斯—阿尔卑斯和巴尔干3个喀斯特地区。以环江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中心的黔南-桂北一带现已被证实为世界上第4个洞穴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且为唯一地处亚热带的热点地区。”田明义教授介绍。

中国南方喀斯特环江世界自然遗产地位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北与贵州省荔波县黎明关镇相连,涵盖了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范围及其周边部分国家级公益林地,总面积.5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2%。

多年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联合中科院长沙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对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开展野外调查与科研考察活动。

截至目前,在保护区内已知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3种(金钱豹、蟒蛇、林麝)、二级保护31种;新发现60种鸟类;有维管束植物科属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5种(单性木兰掌叶木南方红豆杉、云南穗花杉、单座苣苔)、二级保护14种,兰科植物分布有种。

白鹇

草鸮

金钱豹

统计显示,在木论保护区首次发现且为当地特有新植物共17种(分别是木论木兰、单花小檗等)。所发现的单性木兰林面积达18.7公顷,为目前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群落结构最稳定的单性木兰群落;所发现的越南黄金柏,在国内已发现的46株成熟个体中有31株在环江。

香木莲

短叶黄杉

来源:广西日报廖庆凌覃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