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父亲书他不善言辞,却爱你最深 [复制链接]

1#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01

昨天晚上回单位加班的时候,看见有个女孩在走廊里哭,我不认识她,所以也没有上前安慰什么。

但是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手机上播放的是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

一九八四年,庄稼早已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给了自己两拳。

这首歌,自己曾经也单曲循环过无数遍,每当音乐响起,脑中全是有关父亲的记忆。

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位父亲写在日记里的文字,歌词没有华丽的辞藻,几乎平铺直叙的诉说,就道出了这世上最深情的爱。

在这个世界上,爱你最深却又不表达的人,便是爸爸。

都说父爱如山,深沉含蓄。

那么子女对父亲的爱又是如何呢?

在作家向讯所著的《与父亲书》中,我们同样能看到一个对父亲爱得深沉而热烈的儿子,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向已逝世的父亲抒发深情,在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爱的厚重以及中国式传统家庭的相处模式。

02

孟子曾说:“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想要读懂一部作品,需要先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经历,由表及里,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作家向讯创作这本书的目的,他在书的自序和后记部分都做了交代。

在自序部分,他说识字不多的父亲,曾给自己写过很多信,这些新都来自于大江南北。

由于父亲到处打工,居无定所,没有一个固定的收件地址。

自己只有收信的份,从未曾动笔给父亲写过只言片语。

几年下来,自己也攒了一摞父亲写的信。

信中的父亲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嗓门小了,说话也更温柔了很多。

自己将这一摞信件视为珍惜之物,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

但就在某一日,因为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自己将这些新建悉数销毁。

后来父亲因病离开,作者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淡,便通过书写的形式,让父亲活着。

作者说道:

如果我不及时把那些与他有关的记忆碎片从深海里打捞而出,它们将像船舶的残骸,永远沉没于漆黑的海底。

我不能让历史发生断裂。

这些便是推动作者历时5年,不停书写父亲的力量。

03父亲的严厉

提及小时候的父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严格、不苟言笑。

在作者的笔下,父亲在严厉这方面,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仲夏的一个午后,我迷迷糊糊地向卧室走去,突然发现了一条大蟒蛇,疲惫和睡意顿时消失,我跑到院子里,大声呼喊着外面干活的父亲。

父亲就像刚刚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大汗淋漓地跑了回来。

我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他就黑脸把我训了一顿。

但他还是随着我进了卧室,随即看到那条被卡在墙洞里的大蟒蛇。

父亲当下立断,一定把它拔出来。

否则整条蛇都要腐烂在墙洞里,这样的话,就得把整面墙拆掉,这对于已经风雨飘摇的我家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房间里面只有我和父亲两人,父亲决定让我做他的帮手,我将蛇尾巴抓住,他好空出手撬开墙洞的石块。

年幼的我恐惧地走进那条尾巴,伸出颤抖的手迟迟不敢行动。

父亲像一头狮子那样对我怒目而视,2分钟后,在父亲的恐吓中,我屏住呼吸,抓住了那条又滑又冰凉的尾巴,至于最后蛇怎么拔出早已忘记,只记这个场景就像噩梦一般,在以后的很多个夜晚一直缠绕着我。

当然,类似的情景,在童年时期常常发生。

以至于作者在回忆起这段时光时,这样写到: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哥哥、妹妹、还有我,都生活在一片硕大无朋的蘑菇云状的阴影里。

那是一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阴影,那个年轻气盛的父亲,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在他的妻子和孩子面前,暴露出狰狞可怕的一面,我们终日夹着尾巴,像被猫监管的老鼠一样战战兢兢地活着,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长大的。

其实,每个父亲都是爱孩子的,他们不善表达,但用身体赚钱养家,为我们遮风挡雨。

他们用坚毅刚强的外表伪装自己,其实铁汉也柔情,行动往往就是他们最真心的告白。

04将就的婚姻,也会幸福

在书中,谈及父母的婚姻,可以用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来概括:如果不是为了几个孩子,早就跟你离了。

母亲的出身不好,在与父亲刚结婚的时候,母亲也是憧憬着这段婚姻,期待着另一段美好的开始。

然而,是否是一段美好的姻缘我不得而知,只是从我有限的记忆里搜寻到:

父亲总是习惯性地将出现于生活中的罪责与过失,即使是自己的不如意与不满情绪,系数归咎于母亲。

仿佛母亲是导致他一生失意与潦倒的根源。

而性格刚烈的母亲,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两个人的战争,不分昼夜,随时随地都会发生。

父亲用粗糙如铁的巴掌和随手从墙角里抄起的棍棒揍母亲,每次吃亏的都是母亲,不是脸上重重挨了几巴掌,就是手臂上留下几道青色的淤痕。

我们曾尝试劝架,但毫无用处。

深夜,颤抖的抽噎声,总会透过墙壁钻进我们的耳朵。

我们就像受惊的老鼠,趴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竖着耳朵,屏着呼吸,直到抽噎声被黑夜吞噬。

这样夜晚,犹如一道隐秘的疤痕,至今还让人感受到某种不能言说的痛,尖锐的疼痛。

那时,我一度以为母亲是恨父亲的。

但是在我们长大后带父亲外出看病期间,母亲总是一个又一个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话语里全是焦虑与关心。

在父亲走后的那段日子里,她坚持不再改嫁,一个人守着农村的家,把所有的地都种满了庄稼,养了一只猫、一条狗、两头猪,一群鸡,整天忙出忙进,按照她的话就是:只有忙碌起来,才不会沉浸在往事里。

05最终,都是和解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常常听到某个人突然患病或离世的消息,会让人感慨生命如此脆弱,生离死别总是猝不及防。

在书中,作者就讲到了父亲从得病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在父亲的病还没有确诊为肺癌的时候,我们带父亲去逛动物园,一路上,面对我们的批评,被岁月和一场大病囚禁着的父亲,他也只是“嘿嘿”干笑两声,并不作任何辩解。

在过去的岁月里,在我们的心中,父亲就像是一只威风八面的老虎一样,看我们稍有不顺眼就声色俱厉的教训我们。

在父亲住院当天,他想医院。医院的味道与氛围,就说等正式开始治疗的时候,医院住。父亲听后,尽管嘴巴啜嚅着,但却没有吐出一个字。

要是换做平时的父亲,遇到此情此景,他肯定会大发雷霆,毫不顾忌地对我的行为横加指责,毕竟旅馆不是免费的,但这一次他选择了妥协。

在后来父亲确诊为肺癌晚期,我和妹妹决定瞒着父亲,不让他知道。

但是父亲每况愈下的身体以及同一病房被确证大叔的例子,让生性多疑的父亲终于在一个下午,问出了那个让他寝食难安的问题:究竟是不能做手术,还是已经错过了做手术的最佳时期。

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回答:由于位置特殊,在肺部上方,不宜做手术。

之后,我看到父亲眼里的光,突然黯淡下去。

父亲是否相信了这个谎言,我无从而止,但是在往后的日子里,但凡有人问其他为什么不做手术这个敏感话题是,他就会原分不动地把我这个答案说出来。

父亲不再打听他的病况,只是一个劲地和身体带来的痛感作斗争,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睡眠。

心知肚明的父亲,为了身边的人更加好受一点,选择接受了他们的善意谎言。

两周后,父亲永久地离开了我们。

我和妹妹还有母亲,都用各自的方式怀念着父亲。

或许是自己长大了,懂事了,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在父亲生病的这段日子,伴随着父亲疾病的发展,自己也尝遍了不安、担心、悲凉与绝望。

又或许是父亲被岁月与疾病磨得慢慢没有了脾气,在生病后,他也变得柔软了下来,在得知自己病情真相之后,只有默默的接受着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但始终都是以一个父亲的形象硬撑着。

有些事物,我们总是拥有时毫不在意,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所以,在当下,不要错过一次次向彼此吐露肺腑之言的机会。

亲人之间,爱就大胆说出来,千万不要等到没有倾诉对象的那一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