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和上一章本身是个整体。实际上我们分章、断句、断意,都是后人作的事,在前人的话里面没有分章断句的。既然已经分开了,我们讲解起来就比较方便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事物它肯定是有整体的内在联系的。
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
这说得好像是治理天下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个地方讲的是不是天下?讲的是天下,但他说的是人身,人的生命这个天下,它也是个天下。
人的头是天,脚是地,中间还有一个君主,这就是心,我想这个比喻能够讲得通。
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其事好还,我曾经讲过许多次。是说你这个东西最后终能自圆其说,这是我对其事好还的一个基本解释。就是你无论是哪一个角色的人,或者是哪一种状态的人,或者是你站在任何一个立场上,种种所有,你都能给自己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道理。
这也是我在这里讲课的一种基本状态。就是我能够在这个地方讲我自身所看见的道理,我能够自圆其说,这个就叫其事好还。
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任何一种学问,你只要去研究它,就像人类现在对细胞的解释一样,对疾病机理的解释一样,现在就说人的疾病与人的DNA,就是脱氧核糖核酸的遗传效应有关,有没有关呢?
绝对是有关的。它没有不有关的事,这个就叫自圆其说。任何一种学问,当你研究它的时候,它的可能性是在统一中间运动的。其中相关的部分,他已经撇开不谈了。
比如中医和西医的差别,西医讲的是物质之间的个体存在,中医讲的是统一的相互感应,他把金木水火土讲成是相生相克的关系,说人身是个统一的整体。
所以说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意识,它能够自圆其说,那么西方人的这种科学的解剖学说是不是也能自圆其说呢?也能自圆其说。
这就是为什么这句话他单独的提出来的原因。任何事情它最后都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解释。当然这句话,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来,我是按自己的说法讲的。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是说军队所经过的地方肯定一片荒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都是说,以兵强天下,所造成的坏处。
善者果而已。善者,只不过是因为结果很好而已。这才称为善。
不敢以强取。像这样的善人,他肯定是不会强取任何事物的。不会勉强去要求任何事物。这样的人才称为真善。
果而勿矜,就是自夸气功,
果而勿伐,如果是真正的善者,就不会自夸其能。
果而勿骄,你就是有成果了,也不要骄傲自满。
果而不得已。不得已而为之而已。就是这种人他有了成果,也只是把它放在那里,把它当作自然的结果而已,他不会很在意它。
我想字面的意思大概就这么多。
这说明一个道理,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不道的东西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但是它很难以被人们实行。
早,就是预见,你预见的东西又怎么样呢?有多少人照预见的东西去办呢?选择来选择去还是眼前的既得利益,那怎么办?
有许多好道之人以正自居,举兵伐乱,用药治病,此为借药力,以使兵强必克,却不知用药者,其事好还,也就是用药以平者,没有不产生副作用的。
虎狼之药尤其甚之,历史上有寻草烧茅者,过去炼丹的人,一般都要到山中去找稀奇古怪的药,然后合起来做一种丹药,刺激人的肉体,好像能够飞升,好像能够成仙,过去把这个就叫寻草烧茅。
或者炼铅汞,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成神仙呢?其结果就同于用药治病,没有不循环反复的。
《红楼梦》里面,贾政的父亲贾赦,就是吃丹药死的。据说是已经飞升了,尸解了,实际上是吃药中了毒。就是有的人他希望长生的时候,他就给自己一个争,就是跟自己的命运相争。
寻草烧茅也好,烧铅炼汞也好,这些都是为了争得命运的长,结果呢?没有好结果。过去推行到皇帝跟前去的那些方法,皇帝老儿吃了以后没有不升天的。
接下来是这样说修炼之事的。
用道来修心炼身之事,不要用主观上的作为和借助于外力,在身体内部强行任何措施。这个方面,有这样一些例子,像有为的辟谷,强制睡魔,守更生日,服食药丹,都会事倍功半。但其事好还,其后果没有不产生祸患的。
兵强之,则四野荒凉,好细胞和坏细胞都将受到影响。就像人吃阿斯匹林一样,烧是退下去了,但是人头很昏。什么道理呢?因为它破坏了人的植物调节系统。把温度降下去了,却刺激了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控制能力,这样就造成了人的头很难受。这是好还是坏呢?
我想这无非说明了一点,取外在的东西去克服你内在的矛盾,这样的结果要么是好细胞和坏细胞都受到抑制,它不可能在人为的基础上把所有的事情调得很平。
用兵之后,必有凶信,元气肯定要受损伤,也就使阴阳平衡一下子还恢复不了。所以大病之后,一般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恢复元气。这些例子,我们活到一定年纪的人都有体会。
接下来我说到这样一个例子。练功的人,靠什么来调整身体?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下面这一节就是说的这个问题。
善于修真者,只是用自身之果来调节阴阳的平衡,而不是乞求外力来达到增强自身的目的,这个自身之果就是神修之丹而已。
当有了这个丹之后,人身的自我调节功能和调节环境的功能就会大大地增强,但是这并非人修炼的终结,还要使阴阳均有正果。就是最后他们要不断地前进,而不是走向衰老。
这个时候的果强,还要转移。
我说的转移,希望大家记牢一点,因为这是我在养生的学说上建立的一种思维,果强了以后需要转移,因为物壮则老。
神修之丹长期的停留在体内,肯定不行,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人很有本领,也很强壮,但实际上却受制于形体而终致衰竭。所以形神合一是短暂的,这个地方说的神是指元神。
因为此状态不符合于道性,你太强了,怎么符合于道性呢?物壮则老,是谓不道,就是这个意思。不道早已,你的思维中早就有这个信号发出来了。但是你偏偏要执著于那一点,那么这个人最后一定要遭到这个事物的反馈,这就是其事好还。
符合道性的事如同飘风骤雨,很快就会消失,因此修道之人其果在身的时候也不应自高自大,也不应自负夸耀,尤其要防止自满骄傲,因为自高自大容易导致入魔。
自我夸耀则容易引火烧身,也就是遭到反信息,自满骄傲则做不到众德所归,形不成归真,所以有特异功能的人要少用、慎用,直到不用功为上。大智若愚者才是正道。
真正的得道之人,他们在外在的表现,一定会融化在平常的百姓之中,使你丝毫不能察觉,这才是大道的作为。
我在这个地方说到的有一个问题,就是人修炼,没有终结的时候,他要使阴阳方面都有正果。你炼神炼出去了,那么你的身体也要炼哪?
身体怎么练?肯定要朝强壮的方向发展了。但是强壮了以后就容易衰老,所以需要转移。要学会转移,就是我们的信号时时刻刻地要和自然进行交换。
假设那个腰痛的人听了我的话,进行转移,能不能促进它肌体的再生呢?我想肯定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个作用就是我们与天地之间,它本身就存在一个大循环。
就是我们身体上所有的物质,包括我们人,都来自于天地之间,这个循环本身就存在,只不过这个存在是有定数的,你活多大年纪是有定数的。所以你的物质的衰老和消亡也有规律。
那么这个规律怎样去转化它?怎样去提升它呢?怎样过渡到其它的一种长生久视的状态中去?这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是这样说的,人和天地间的大循环,要慢慢的过渡到主动的内循环中间去。
因为你和天地之间的这种循环,已经被定数约束了,你要靠你主动的内循环,因为你与天地间的大循环是被动的,你的命运好像被定死了一样,实际上没有定死,天都没有常态,天地都不可能长久,人怎么可能长久呢?
既然没有长久的东西,它怎么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呢?既然不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过渡一下,由被动的大循环过渡到主动的内循环。
下面我就讲讲内循环是怎么建立的。
实际上在佛教里面就一直说这个问题,心生万物。由于心里面有神,神又是统一性的,它和大的统一时刻都保持一种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既然是存在的,我们这个心,它所想的事物跟外在的存在之间是不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呢?肯定是有联系。
既然这个联系本身就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种内在的主动,去促进我们内在的循环呢?
这个内在的循环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自己需要把外在的能量吸收到我们自己内在的身体中来,促进我们的精神和外在世界的同步震动。
这个震动,对我们来说实际上就是更新。你要想更新自己的细胞不让它衰老,有两种方法,你要知道你内在的能量肯定是不够的,你如果单纯的靠营养,你走到阳性一面去了,你单纯的靠吃药,也走到阳性的一面去了。
你说我要练一个丹出来,吃下去以后长生不老,那就会搞得一塌糊涂,不得长久。因为那都是阳性的。你最后还是要从你的心上面下功夫,所以我上面说的,心性上的修为,始终都很重要。
那你心上的修为是什么东西呢?最后你要保持你同宇宙、存在之间的震动,人之所以衰老就是因为不懂得这种震动,不懂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
我打个简单的比方,人,充其量,活个一百来年,你再看那棵树,如果没有外在的破坏,活个几千岁没有问题。而且它年纪越大越健康。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因为它越大,经验就越足,它跟事物之间的交换就越广泛,它的功德就越大,它最后寿命就越长。
还有另外一种状态,比方乌龟,天下所有的动物,什么最长寿啊?一个是龟,一个是蛇,有些蟒蛇,能活几千岁,但我们人类科学不是这样算的,它算去算来之能活一百多岁,这是人类在分析上的一种错觉。
中国古人为什么把这些都看成是比较长寿的东西呢?这些生物本身的确掌握了一些生存的技巧。
善于蛰伏的东西,就是善于冬眠的东西,都容易长寿。
古时候,有一篇文章,写一个小孩儿,由于战乱,被父母遗留在一个古坟的洞里,让他去自生自灭。
结果三年过去了,逃荒的夫妻俩又回来了,去看那个孩子的时候,他还在那个洞里面,活得挺高兴。把他用绳子吊出来,问他这三年怎么过的,孩子说一开始有点害怕,后来看到洞里有个乌龟和他作伴。
每天太阳一照到洞里面,乌龟就爬到有阳光的地方对着阳光做动作,就是吸气吐气。孩子看着乌龟很好玩,也跟着它学,怎么伸脖子,怎么动爪子,时间长了以后,他无形中就掌握了一套长生的方法。三年他没吃东西,就靠食气,他就过来了。
我想,在我们人间是三年,但是由于他长时间的服食精气,他不是靠我们这种食物去保身,而是靠精气去保身,他食进来这些真气以后,他的状态很容易进入到所说的修炼状态里面去。说不定他认为只是睡了一觉,或者是一个晚上,实际上它可能是睡了一个月,或几个月,一觉睡到半年也都不一定的,醒来以后他觉得像是昨天的事一样。
所以我想,大家在修炼中如果有这种精力的话,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当你入定入得很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时间过得特快,当你醒来以后,你觉得好像是一会儿,实际上时间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打坐真正能够定进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从这个例子就能够说明,那个小孩儿之所以不死,除了他服食精气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处在的生命状态和我们现在的这种状态不一样。
他是处在和天地自然震动和谐中,由于有了这种震动,所以他很容易的就把时间度过了。而我们人在人世间忙了一辈子,每日三餐,好像这就是过日子,实际上这种过日子和天地间的震动的差距就越来越大,所以他更新起来就非常困难,所以他就长寿不了。
当然我在这里延伸这个道理,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你先天和后天的这种共振,它很重要,它是你更新的基本条件。那么我在这个地方谈到的转移是什么意思?
原来很多人以为炼出去的元神肯定是这个人的,甚至有的元神的信号传回来了法号,这个元神已经有果位了,这个人就沾沾自喜,你看,我连法号都有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答:不是这样。)
为什么不是这样?因为它不属于自己,因为它进入到统一场中去了,它的功德始终都是归纳到天地中间去的,归到道中间去的。它得到了,是它先得道,是阴性的先得道,然后你阳性的得道。
所以我在这个地方就说了,修炼,你最终要取得两个正果,你才有可能位登十地。
两个正果就是你阴性的一面神先成正果,然后你修你的肉体。你这个时候成正果,你才能够阴阳合一。你才能真正的得道了。
如果你的神得道了,你利用了神的法号,黄鹤真人,你也说我是黄鹤真人。那叫果而有骄了,你有了成果你就骄傲了,你就容易失败了,很多人是不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呢?
有很多很多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
所以大家以后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自己即使接到了很多的信息,也得到了很多非常光辉的形象,或者光辉的法号,你也千万不要去用它,不要给自己增加一个桂冠,那样辉煌些,荣耀些,那没有意思的。
而且它直接破坏你现在的场,破坏你的转移场。你不停的更新的时候,你就需要不停的转移。
当你有了一定的功能以后,有了一定的能量以后,你千千万万要注意把这个能量转移到虚性的一面去。
虚性的一面是什么意思啊?就像我刚才说那个有病的人,你跟那个树进行交换的时候,是你把自己放到那个树里面去了,你才有可能进行交换。
如果你根本没有想到你能进入到树里面去,你那个病的信号能够进入到树里面去吗?进入不了,所以你的病就调不好。
我们中国人有很多迷信的观念和我们自己养生观念很难以统一。
在一些旅游场合,比如青城山那个地方,只要是有悬崖的地方,或者有岩石的地方,底下就立着很多棍子。小棍儿,您知道那是干什么的?(治腰的。)
很多人信仰这样一种说法,把小棍儿立在那个地方,我的腰就不痛了。回去之后他的腰痛不痛呢?可能一两天之内不痛,后来就慢慢的又痛起来了。
他这个想法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他的交换不彻底。他只是想到我这么一根棍儿能够撑起这么大的石头,我的腰就不痛了。他没找到这个理由,他只是这样想。
如果是再聪明一点的人,他为什么不化在这个石头,或者是这座山梁中,那不是更强大了吗?他没想到这个问题,这是迷信和修炼的一种区别。当你知道了这种比较健康的转移意念以后,你就可以把自己融化到这个里面去。
实际上我喜欢到石头里面寻找信息,石头一生下来,可能上万年在那个地方都没动了。但就是这种不动的东西,它里面有很多很精华的东西,那就看你能否进的去了。
你靠什么东西进去呢?你凭你的心就可以进去。
你千万不要说我靠我的元神进去,然后你的思想在什么地方?你的思想在外面,元神进去了,这个说法本身是矛盾的,那么你思维的感觉就是幻觉。所得到的结果是幻觉,不是真实的感觉。
实际上你能不能进去呢?如果说你的心能够动,而且能够进入,那么就证明,你的元神也好,你的心也好,都在里面,它就和你保持同一了。
那么你这个转移,这个震动就是真正的一体化。不但你所有的疾病能够带走,而且你能从它这里获得上万年的支持也好,经验也好,信息也好,都能够被你所带出来。
当然进去了以后,你心里在想什么,这也很重要。
我们常人很难以在这方面进行想象,所以我觉得我们成年人应该保持童年时期的幻想能力,这个幻想能力实际上是建立在理念的基础上的。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所想象的东西都是有限的,但这个有限的东西中间,他又是无限的。就看你的心是定在规范上面,还是非规范上面。
当你的心很自在的时候,它就可以随着你的心化出很多象来。这个象就是你身上的这种统一场,也就是师父,他在给你加功的基本因素。当然这里面有很多道理不能一下子说清楚。
转移的基本原则是忘我。
很多人对于我执,不好解决。再怎么说,你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感觉中来,回到你的现实中来。
回到现实中来,如果你当时的感觉是信不足,那你就不信了?就是功夫练得再高,你都会信不足的,最后成了不信,还是去追求你的现实,最后,甚至去迷信,还是要到宗教上找出路。
而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从来没有谈到宗教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讲《道德经》的基本原因。
实际上我们要摆脱宗教对我们的约束,怎样摆脱呢?我们要进入到自然中间去。自然中本来是没有宗教的,不需要宗教。树、动物都不需要宗教,人为什么需要呢?
有许多修炼的人比较可悲。我说的可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子的要求太高了,我们人的性格又太机巧了,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嘛。一机巧,最后他容易钻老天爷的空子。这不是我随便写的,这是我从实践中观察到的,有很多人都是这样。
第三十章讲了这样一些问题。
1内外无争。
2身体不是靠争斗而提升。
3多去少留。
4阴阳均有正果。
5少有多缺。也就是抱残守缺的意思。
6长久的转移。
7常人心静即贵。
我想这一章讲的就是这几个道理。
内外无争。
很多人修,修到与外无争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谦让,以为自己修到家了。实际上这还不行,还要与内无争。内外都无争,这个东西非常矛盾,但是你不跟人家争,你实际上就是在压抑自己,你在压抑自己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争呢?那也叫争,因为你在跟自己的那种冲动相争。
你说我自己想骂人,但是我又不敢骂,因为修炼要求我们要修德,要做好人。骂人哪是好人呢,肯定是不敢骂了?不敢骂,就压抑自己,那算不算争呢?也算争。
所以说在内外无争这个概念里面,它本身是矛盾的,但它又是统一的。
我们希望大家在明白这个事情以后,按昨天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按这个原则去做。你应对任何事物的时候,你的心不要停留。你让它生就生,让它止就止。
这个时候你只不过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