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天阙有归思期刊
TUhjnbcbe - 2021/4/12 13:49:00
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千华画

萧昆书法

目录

金玉良言,音频,绝句,律诗,词,新诗,西风诗评,伊湾讲座(附音频),认识我们,投稿须知,往期回顾,友情链接

金玉良言

活出美好:

人真正的享乐是来到神面前,离开了祂所有的劳苦愁烦。[神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惟有罪人,神使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道书2:26)]

英文金句:

Whathasamanfromallthetoilandstrivingofheartwithwhichhetoilsbeneaththesun?Forallhisdaysarefullofsorrow,andhisworkisavexation.Eveninthenighthisheartdoesnotrest.Thisalsoisvanity.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什么呢?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传道书2:22-23)

金玉良言:

一般华裔父母都是殷勤地工作,希望赚很多的钱可以供养孩子生活所需,例如上好的学校、结婚生子、甚至留给他们遗产。圣经传道书中哀叹劳碌的虚空,将辛苦得来的一切,留给不曾付出劳力的继承者,却不知他们是否有智慧使用这些产业。因此,我们要从劳碌中,寻求神的智慧、与神同工,以与儿女分享上帝的供应而得满足。父母的经验和见证,才是儿女一生最宝贵的资产。

音频

曼无演唱

绝句

题图小花

伊湾

通体纤尘罢,荒原悄吐华。

无争香艳事,静看日西斜。

初夏游园千华

满园灼灼客心辉,我自迎风步翠微。

篱下无名花尚小,于无人处亦芳菲。

庚子端阳有寄忘机四处野花皆有色,屏中肉粽却无香。今宵能梦龙舟否?载得羁人归故乡。

游成都于某学堂外歇脚有忆

华山论剑

校外秋亭暂寄身,惭无力可止嚣尘。

分明同样妨清寂,毕竟书声入耳亲。

端午闻数地发大水(步韵剑兄)

曼无

浇奠汩罗魁磊身,千年蔽日复流尘。

今时数地洪峰骤,应恐谁招禍及亲。

咖啡有约

华山论剑

香浓磨得半生痴,不枉情多滴一时。

道是相思从此解,于杯尽处复相思。

咖啡(步韵剑兄)

曼无

料如红豆一般痴,心事浓成苦涩时。

解意人多研况味,幽香未竟是相思。

走过咖啡屋(步韵华山师父)

香韵

循环旧曲听成痴,那朵浮云过去时。

苦味研磨凭一味,衔杯半晌动遐思。

K歌有怀(次韵剑兄)

忘机

居家避疫宅成痴,最是知音一笑时。

天上人间今又见,何需万里寄相思。

K歌(步韵忘机,华山诗兄)

伊湾

吹箫弄玉已成痴,最是黄昏酒醉时。

袅袅清风随梦去,余音化作枕边思。

疫后打球遇雨(依韵华山兄)

思豪

久别篮筐浑是痴,忽倾暴雨竟难期。

耐心守在销魂地,蔽日乌云能几时?

书呆(依韵华山师)

静小主

象牙塔里久成痴,吟得晨昏万卷诗。

原似鹦哥仿人语,独无乱世一分思。

公园小坐见石下无名花有题

华山论剑

蕾开淡色现幽姿,雨后轻舒小叶时。

远隔芳丛居独处,素心元不要人知。

疫中访古园(依韵华山兄)

思豪

翠薇精舍浑如画,涧底蛙鸣鱼不知。

疫乱远离佳丽地,明年再访泰平时。

庚子流星雨频有感(步韵剑兄)

曼无

流星雨落奈多姿,奪目追魂转瞬时。

庚子无常留史鉴,愁如扫尾独天知。

庚子夏寄队友(步韵剑兄)

忘机

一湾泉水映清姿,涤尽炎炎共此时。

多少门前遮面客,匆匆相遇不相知。

和队友(步韵华山)

伊湾

如纱如雾掩清姿,犹抱琵琶浅唱时。

莫问伊人何姓氏,但闻琴瑟两相知。

摄彗星有感

一禾

如灯如炬现风姿,掩映青山共此时。

莫叹千年今一遇,难眠夏夜两相知。

无题(步韵忘机兄华山兄)

岭南花农

园中争艳百千姿,独我清高不入时。

忍把浮名斟浅唱,与风同醉两相知。

年独立日

忘机

满地瘟君苦未休,更添俗事到心头。

一声啼鸟山林外,飞入云天得自由。

同题年独立日(步韵忘机)

曼无

不信人间正气休,黑云蛮左对苗头。

今朝霁雨晴川浩,洽普天光向自由。

列车窗外雨细转骤,喻之於詩(新韵)

西風

细线不连如省略,些微湿意隔窗求。

俄倾飞瀑千珠泄,方是屈苏第一流。

律诗

消夏两首

潜东篱

曲径通幽处,清塘锁翠微。

人如鹤潇洒,云与雁争飞。

溪涧歌逾淡,鲈鱼饭不肥。

我家风景好,仙梦画中归。

俗气催人老,清心散作仙。

风尘难出世,花柳忽经年。

或此情堪问,曾无事可传。

鸟鸣休笑我,来去总翩然。

读书感后

潜东篱

看书不见人,仙笔妙通神。

绝品拈花手,前生放鹤身。

文漂千日雪,情现一枝春。

潇洒朦胧意,凭空也是真,

赋七月流火

千华

昨夜蒙蒙雨,紫薇过短墙。

清风才拂槛,静女已凝妆。

只道蝉鸣杳,应知天转凉。

何堪幽怨处,寂寂一山房。

疫中愁吟

刘春志

独饮剑南春,愁望柳色新。

一行归北雁,三两踏青人。

公路车尤少,蒙城疫未泯。

何时解封令,放我返红尘。

注:蒙城指加拿大蒙特利尔。

国殇日借义山句遣怀

相看不厌

今作穷途关外囚,他生未卜此生休。

东西不忝狼双殿,黑白相争貉一丘。

水阔山长臣子恨,天荒地老国殇愁。

谁怜江海飘蓬客,空唱弯弯照九州。

疫情下散步偶得

E形容

鬓华暮气两苍苍,一派轻松讵可量?

毕竟群山真似倦,依前红萼宛如伤。

遗忘才隔米三五,邂逅应调步短长。

最是春风春雨后,扑人怀抱已无香。

戏说选择困难

曼无

半世蹉跎不足夸,疏狂过眼尽风沙。

如僧入定流光溯,似水淘空泡影嗟。

蚊子血中参白月,痴人心上点朱砂。

纷纭一笔轻挥霍,累我玫瑰择色加。

漫兴(两首)

潜东篱

已到衰年隐水村,其中景色尚堪论。

虽无古刹藏林木,更有邻居乐子孙。

一把粗茶和叶煮,几行闲句凑诗存。

朝朝鸡犬声相映,寂静黄昏独倚门。

浮生曾想作清儒。悔把功名问酒徒。

听到大言增愧疚,看来小事要糊涂。

逢场未必欢情假,经世须防意气粗。

犹是流年多怪异,仙人自有护身符。

小伤有记

未老

枯坐连天老颈僵,无心一动竟成伤。

奈何膝盖还多屈,堪喜头颅此更昂。

南海时时催亮剑,长江处处泣淹乡。

煎熬待扫阴霾意,困境之中记自强。

有寄(步韵未老)

相看不厌

一入长门百足僵,先生未老莫徒伤。

人逢低处看远大,曲欠平时感激昂。

犹耻钓鱼台上客,不思驾鹤水中乡。

君望西北终朝泪,我梦江南竟夕强。

无题(步韵忘机兄)

岭南花农

偶从喧境造幽村,急得春风挤破门。

闭户长留香袭面,卷帘犹觉雨临盆。

此间意趣堪称绝,心底流连却未存。

只为无常庚子煞,梦醒仍是夜浑浑。

黄昏相见一禾

日暮雕栏,云染红颜。多情城池立中间。鸟归爱穴,夜色阑珊。静等郎来,等风起,等情眠。彩云易散,悲欢相伴。故事流转续前缘。有家可恋,有爱缠绵。纵一更寒,三更暖,五更欢。

端午节思父

伊湾

今日端阳包角粽,浣米沾糖,箬叶清香送。小女一旁娇态纵,频频欲向蒸笼弄。

往事依稀如在梦,家父炉前,笑把顽儿哄。幸有先尊慈爱种,枝开叶茂荫恩共。

蚂蚁

一公升眼泪

背倚苍穹身席草,秋风春雨无涯。回廊九曲济宗家。倾谈凭触角,搬运靠门牙。

疏浚由来称国手,不争世俗浮夸。朝沽甘露晚披霞。浮生栖黑土,归去枕黄沙。

山茶花

忘机

脉脉一尺盈,湘楚多嘉树。沉醉归来路已迷,忽遇谁家女。

歌动少年情,舞作凌波步。欲挽清芬入小词。已逐春风去。

无念

摇光

散淡中年梦已休。何尝易会叹风流。缘悭一面使人愁。

对望还如云与水。相逢却似鹭和鸥,平生只好抱寒游。

(和易安居士)

忘机

那日青青杨柳,都入弦歌如酒。不见举杯人,今夜满庭清昼。回首,回首。犹有暗香沾袖。

(步韵忘机兄)

背叔

曾记堂前种柳,桃李春风杯酒。辜负十年灯,清夜月明如昼。掻首,掻首。霜屑早盈襟袖。

(步韵忘机兄)

岭南花农

摇曳春风杨柳,满地月光凝酒。不觉已三更,醉得夜明如昼。搔首,搔首。一阕暗香盈袖。

伊湾

漫步小园暮后,拾得飞花在右。照影两无言,轻叹幽香依旧。知否、知否,人比花儿清瘦。

(步韵依湾)

背叔

月照闲窗前后,莺啭空庭左右。又是晚风轻,记忆都来新旧。归否、归否,归去故园花瘦。

朱荻

江蔼迷蒙,高楼独忆初相见。叶摇疏影落梨花,唇上梨涡浅。一笑春风顾盼。总无名,云生缱绻。诗藏星夜,月送琴音,书窗作伴。

年少情丝,沧桑谁敌中年看。懒推世事说无常,人隔天涯远。灯火寂寥催晚。对空樽、难分真幻。风行木末,云入波心,游丝难挽。

用东坡韵

相看不厌

归去来兮,天涯何处,远山晴黛巍峨。无边芳草,啼鸟往来多。谁解怜侬宛转,声声里、似诉离歌。村桥畔,夕阳牛背,霞醉后山坡。

云何,纷两岸,飘红舞絮,流水穿梭。任潮卷潮生,谁占烟波?多少烟霞浪枕,云弄水、水样南柯。分明是,扁舟一叶,风雨老渔蓑。

新诗

《分身术》

曼无

白天,她是影子的分身阳光披上工作袍罩住她看她如庖丁肢解三餐若司机接送学童转眼又是伏案码农在电脑耕种日落,她从罩袍钻出又踉跄跌入幽谷枷锁套住躯殻她的心灵却似梦般自由字句如着法术于词海中跳出分身

《致如月的你》四首

海上云

1当我在纸上写下月色两字我无法说清哪些细胞和记忆被次第唤醒造出一个化外之景以月色为结界界外是朦朦的浮生界内是暖手的梦乡而叩关的密语,深藏于遥远的凝望2瓷釉溶入月色月色兑进茶盏笑语欢颜,在梨花院落漾起“这是一个人最平常的日子”“是另一个人的诗和远方”3清风翻开一阕落花词偶然间,飘落季节之外的遗憾流水深处,一份心情依然被云间的月色轻柔呵护,蒹葭般清新4窗外,夜色正酽人间唯有一处月色溶溶,清波盈江

《假如我不曾认识你》

刘芳

假如我不曾认识你

我不会相信

在这个世界上

会有一种人

只看一眼

便刻进心底

假如我不曾认识你

我不会知道

在这个世界上

会有一个你

让我心醉

让我回味

假如我不曾认识你

我不会体会

在这个世界上

思念的滋味

很甜蜜

也很苦涩

假如我不曾认识你

我不会领悟

在这个世界上

什么叫

心有灵犀

魂牵梦系

假如我不曾认识你

我不会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

认识你

是我今生

最美的相遇

戴宇两首

1.《围墙》

灯光在火焰的跳跃中

扭曲

撞击着音乐的围墙

梧桐放弃了思考

决定接受秋雨的眷顾

无声的过来

吻干了昨天的泪痕

2.《看风者》

其实

远古的风是清冽的

只是途中路过寺庙

受了潮气

每次我的目光

与你相遇时

都相互保持着沉默

我用口哨来辨别你的性别

你从我身边悄悄溜走时

总是

留下了我的线条

《关于绿皮车厢》

潜东篱

我的绿皮车厢

是从前遇到的

一位远方姑娘。

还记得离开时,

她的模样和叹息的目光。

后来我曾给她写过信

可她从未回信

只好淡淡的遗忘

至到有一天

朋友说写首诗吧

是关于绿皮车厢

西风诗评

有法还要知变

前日,为落花群帮工写评,交完稿发现漏了一首,当时觉得比较典型,该单独论一论。

无题(孤雁入群格)

风过小庭花骨轻,石阶苔满少人行。

隔窗唯有杜鹃鸟,啼到春深不肯停。

不能怪评委:一箩筐稿子中,出现这种文从字顺,意思也连贯的小绝,基本就是“过”。我则在想:写诗如果能像踢球或是打靶就好了,一颗子弹,一脚射门,中了你牛,不中只能继续再来,或者让别人来。

这首绝句的转结,脱靶了。或者说,“窍”闭了。

当年有人转某群里讨论王渔阳绝句XX法时,我恍惚记得转句“唯有”这一法,所以一见这首“无题”,第一印象就是“法”。

咱们先看看两位唐人怎么用的这法。

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看李白的转结,“吴王梦里人”对应览古,““西江月”则连通了“荒台”、“菱歌”与“梦里人”,打中的是“今昔怅惘”这个靶子。这种手法也有暗用的,刘禹锡那首转结说“月还是当年的月,不见当年的人”,同样中靶而词意更含蓄。他没说“唯有江东旧时月”,是用其“意”而不用其字,模神韵而不模其表。我们如果都“唯有、只有”,看诗倒简单了——法可道,则慎法之。

回到李、刘二作的起承句,借描绘古迹之现状,表现物是人非,这是“唯有”一转的基础。《无题》之起承,以庭风吹花和绿苔遍地,表人迹罕至之寂静,后两句言鹃啼至春深,表面意思之外,回到起承句却找不到杜鹃清啼的感发。这就好比体操比赛中,你想做一个“直体前空翻转体度旋,接侧手翻”,结果你转体只做了度,就往下接,这个动作整体就没分。题目,更令人唏嘘!如果加个“故园忆旧”或者“再过分手处”这样的标题,或能补救一二。无题,把这条路也堵住了,大家如果戴上透视镜看它: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从打靶来说,只能是“打哪儿指哪儿”了。

恰好朋友圈又看到一首“唯有体”,咱们看看这两处通了以后,是什么情况?

庚子春来教堂闭门逾半载有叹

年来冷落少行人,深掩重门暮复晨。

唯有清风知客意,殷勤来扫一堂尘。

注意前两句,它描景的基础,是“教堂闭门逾半载”;清风一转,“客意”一定要能体会出来(像杜鹃就白啼了):风来扫一堂尘,既暗示教堂的圣洁,又隐含宗教对于心尘可能的净化效果。都是普通字眼,意思一点不普通。如照《无题》的套路,可能就写成“唯有清风自来去,春深扫叶到黄昏”了。

最后插句闲话,评中师姐问我“失题”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不懂,不懂就当没题目吧。据我的理念,题目其实是格律诗内容的一部分,四联或四句,可以四季比喻之,加上题目(有时还有序)就成为五季(多了长夏),题目与首联及整首诗之间的牵连,是作品的一个必要部分。词,基本也是需要副题目,苏轼甚至发明了小引来协助读者解词。当然,万事都有例外,读者可利用自己的知觉,自行分辨。

伊湾讲座

朗诵演唱

温庭筠“望江南”赏析

今天与诗友们分享一首我喜欢的小词,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小令的古韵。

望江南(作者: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词牌名:望江南,又称梦江南、忆江南。“共27个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注意并非一定要对偶句。

温庭筠,男性,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他才高八斗,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是花间词派的开山鼻祖,“花间集”里收录了他六十六首词。温庭筠有一个雷人的外号,叫“温八叉”,因为当时的科举考试要求作八韵诗,押八个韵,别人都在苦思冥想中,而温庭筠才思敏捷,只需两手一叉就吟出了一韵,叉八次就赋出了八韵诗,所以人称“温八叉”。但是才华横溢的温庭韵却屡次科举不第,据史载,他性格桀骜不驯,不会奉承巴结,得罪了当时的宰相,所以处处碰壁。他的结局也很悲凉,据史载是因“困顿流落而死”。值得庆幸的是,温庭筠最终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了千古不朽的词人。

回到这首望江南,我感叹这首写于一千多年前的小词,让我至今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亳无晦涩别扭之感。作者用字通俗易懂,小词描写了一个古代女子在江楼上眺望远方,企盼人归的情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故事发生在温庭韵的时代,唐末藩镇割据时期,一个住在江边的人家,家里有楼,应该是家境不错,丈夫是个生意人。江南人做生意大多坐船,由于时局动荡,丈夫外出后杳无音讯,妻子担心丈夫的安全,期盼他早日回家,于是她从早晨就登上望江楼,盼望看到丈夫归来的船只,可是直到傍晚,她也没有等到夫君的归影。

这样一首表现闺怨的小词,短短二十七个字却流传千古,温庭筠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逐字逐句来欣赏、分析它。

开篇三个字,梳洗罢,就已然精妙无比。我细细品味觉得妙处有三。首先表明时间是清晨,作者没有落俗套用描景开始,比如东边一抹云霞等等来写晨景,而是用一个常见的人人清晨必有的动作,梳洗,让人觉得亲切、真实,心理上马上就与女主人公靠近了。其次,表现这名女子的美好,她把自己梳洗干净,打扮整洁,让读者眼前出现一位清秀美好的女子形象,心里上也不由地寄予了她美好情感。再次,这个“罢”字妙,吟诵起来时,“罢”字是重音,有急切的语气,让人感受到她早早起来,把自己打扮干净,然后急切地去做一件重要的事。简单自然的三个字,梳洗罢,温庭筠的才思、巧思已是展露无疑。

第二句,独倚望江楼。这句承接了首句,把场景自然从闺中切换到望江楼。这句笔调平实,作者再次用了动词,独倚,但表达的却是静态,“独倚”饱含了多少孤独和盼望!“望江楼”可以是一个真实的地址,也可以泛指一个依江的楼,无论哪种,平实的文字让作品呈现出真实自然。这首小词里我们没有看到作者在其他作品中对女子容貌的浓艳描写,比如他在“菩萨蛮”中的“鬓云欲度香腮雪”这样华美的句子,他只是给读者一个静止的、望眼欲穿的女子的背影,效果同样动人心弦。

第三句,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广为人知。记得我小学时就知道这句,并印在了脑海里,很长时间里我并不知道它的出处,直到有一天在这首词中读到,忍不住暗暗惊叫,原来是温庭筠的句子!这七个字的凝炼程度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用常人的句子来表达:无数艘帆船从眼前飘过,直到江面上再没有船只了,依然不见夫君的归影。你看我用了三句话来解释这句,但实际上温庭筠这七个字用得通俗易懂,小学生都能明白,而且感情表达比我三句话还要强烈,它把女子无数次的从希望到失望,又从失望到希望,如此反复倍受折磨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四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以白描手法写景,文字上两个叠词加强了韵律感和美感。斜晖表明女子已经在江楼上从早到晚望了一整天。作者很巧妙地用“梳洗”和“斜晖”两个词就点明了故事的时间段。脉脉与悠悠表面上是在写斜晖和水,细细品味我似乎觉得含情脉脉的斜晖正是多情女子的写照,而悠悠远去的江水正如渺渺无归期的郎君。作者虽然用平静、含蓄的笔调写景,却很好地用场景烘托出了悲伤气氛,似乎一股暗流即将把这一江平静的水翻个千层浪。于是很自然末句逼出来了。

末句,肠断白蘋洲。犹如一首琵琶曲,最后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有人认为“肠断”有些突兀直白,但是前面句子的层层递进以及上一句那种让人绝望的一片寂静和空旷,逼出“肠断”一句,让全曲奏出最强音,我认为很自然。我的眼前出现了女主人公暗泣悲伤的画面,她的悲伤也感染了我。蘋花是一种水上植物,夏秋开白花,所以称“白蘋”。“白蘋洲”一般指渡头,女人的丈夫就是从这个开满蘋花的渡口离开的,可是今天却没有从这个渡口回来,这是多么令人柔肠寸断的事啊!关于蘋花我特意查了一下,其实就是水浮莲的一种,看到照片后,我才知道这种花在我家乡很多,因为是水多的地方。据说古代男女分别时有互赠蘋花的礼仪。记得寇准在“江南春”里有这样的句子,“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可见“思念”、“肠断”、“白蘋”这些词在古诗词中是有关联的。

总体来说,这首小词开篇绝妙、中有金句、末句动人。整体文字精炼自然,风格清新婉转,手法上亦静亦动、以景托情、层层递进。所以它流传千古名至实归。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望江南与温词中常见的浓艳悱侧风格不同,这首小词的风格更多的是清新、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最后,我们试图理解一下,为什么一个男性词人能把词写得如此婉约柔美?据说温庭筠相貌不佳,有“温中馗”之称,但这也不能说明什么,他也许有一颗细腻柔美的心,我想他一定有。温庭筠笔下的女子无论从容貌、举止还是心理活动,作者都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他化身为词中那个幽怨女子。清代词学家张惠言曾说,词人借助词这个文学形式以表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之情”,一个有才华、有志向的贤人君子,在他内心深处有一种追求而不得的怨悱,这种怨悱不便用诗来表达,因为诗多是用来言志的,于是托词中那个幽怨女子以感叹自身的仕途失意。词中的女子满怀希望盼夫君回来,最后却是无助的失望和悲伤。温庭筠的经历和此刻心情是不是与这个思妇有某种暗合和相似呢?或许这就是作者在这首望江南中隐含的深层意思。

认识我们

一群蒙恩的罪人,因着同沐主恩,因着共同的爱好,携手相聚在这里,我们的客旅之程因此而丰盛,我们的归思因此而更切......

愿上帝祝福我们的文字,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在这里纯净舒展,得蒙我主悦纳......

天阙福音群与众不同的是,我们欢迎所有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大家相互敬爱,相互理解,相互鼓励。主旨是感恩生活,赞颂上帝,分享正能量诗词和福音生活体会。天阙群不讨论*治和介入*治的诗词,若有不同意见时,请私下沟通。群里严禁任何粗俗和人身攻击的言语。如有人身攻击者,或警告后还是挑起*治事端者,会请出群,愿神保守我们的心思意念

天阙有归思诗社

社长:忘机

副社长:思豪,曼无

顾问:西风,千华,相看不厌

主编:语林咏溪

副主编:静小主

福音主任:冯弘伟

福音副主任:兰花草

编委:天阙弟兄姊妹

刊头书法:西风

本期摄影:刘芳

本期编辑:静小主,语林咏溪

投稿须知

同时接受现代诗和近体诗词投稿,主题须不违背基督信仰思想和精神,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近体诗词须合律。小毛病编委可以修改。插图摄影及绘画、书法作品投稿须原创,画面清晰明净者最佳。主题须统一,数量为五到十张为宜。

投稿方式:天阙群里投稿

往期回顾

天阙有归思期刊

天阙有归思期刊

天阙有归思期刊

天阙有归思期刊

天阙有归思期刊

天阙有归思期刊

友情链接

珠江诗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阙有归思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