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溯中华源头寻华夏之根海嘉国际双语学校
TUhjnbcbe - 2021/5/8 20:13:00

每年的1-2月,海嘉国际双语学校都会举办盛大的中国文化节——今年,“溯中国源头寻华夏之根”大型中华文化学习活动,采撷了七大古都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孩子们为主导,亲手制作、亲身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穿越时空,阅古访今,用他们灵动的触角把刻在内心深处的文化烙印描绘成有生命的历史长卷。

      

金之西安

西安,明代前称长安,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近年。这里,象征着中华文明历史上的黄金盛世,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千百家如围棋局,

十二街似种菜畦。

遥认微微上朝火,

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恐逢故里莺花笑,

且向长安度一春

——常建《落第长安》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

一回来,一回老

——白居易《长安道》

提到西安,您首先想到的,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都建筑的象征大雁塔;是金戈铁马的雄浑史诗,亦或是当代人津津乐道、舌尖上留润的羊肉泡馍?

孩子们笔下,有盛唐之都的繁华富态,亦有文人墨客的传世佳言。千年的古都不再陌生,文明的血脉在其中流淌。

          

中之洛阳

洛阳,十三朝古都,立于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朝在此建都。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洛阳,既有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有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

牵起衣袖,体验人文之风;执起画笔,咏叹文化之味。佛源白马寺,智源卢舍那大佛;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充满了诗情画意。

          

水之开封

开封,七朝古都,战国时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这座年前的世界第一大城市,被誉为不夜水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当年的开封盛景。

      

百年花鸟春风梦,

不是钱塘是汴梁。

——仇远

《题赵松云迷禽竹石图》

禄养于南兮云胡不善,

汴梁言还兮昼锦乐只。

——方回

《皇甫巨川父年八十八母年八十四歌》

汴梁三月正繁华。

行路见双娃。

遍体一身明锦,

遮尘满面乌纱。

——杜仁杰

《朝中措以上二首见元草堂诗余卷上》

      

开封府上包公爷,天下第一大铁塔,清明上河盛景图,灌汤包子美味留。对于开封的印象,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治、经济、*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文之安阳

七朝古都安阳,曾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朝在此建都。早在多年前,安阳便是商王朝的都城所在地,是目前有史可考的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都城之一。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

曼衍山川环故国,

开平歌吹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

——韩琦《望江南安阳好》

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

漳少如朝日,之子继清风。

——王维《送熊九赴任安阳》

城隅南时望陵台,

漳水东流不复回,

魏帝宫中人去尽,

年年春色为谁来?

——岑参《登古邺城》

      

安阳,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故乡,五经之首——《易经》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颛顼帝喾繁衍地,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的出土地。安阳的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厚重。

历史的积淀使安阳形成了殷商文化、周易文化、邺文化、建安文化、北朝文化等华夏文化精髓。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当年在安阳考察后,更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华文字殷始创,观此胜于读古书”的著名诗篇。

    

和之北京

北京,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在此建都。拥有多年建城史,多年建都史的北京,亲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辉煌。天时地利人和的北京,是唯一一个古代京城与现代首都并存的都城。

*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张说《幽州夜饮》

曚曚白日穿云出,漭漭黄沙作雾吹。

知去燕京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

——梅尧臣《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内九外七皇城四,

九门八典一口钟,

前门楼子九丈九,

四门三桥五牌楼。

——北京传统民谣

      

在封建王朝的最后五百年里,北京都是帝国的中心,古代故宫建筑群、皇城根儿文化,四合院、古街、胡同……东南西北中在此融会贯通,国粹京剧源远流长。

曾经只有在老北京庙会上才能看到的绝活儿、戏法儿,也被请到了教室中。玩着传统游戏,品着京味小吃,举手投足之间,时光仿佛已经反转。

      

诗之杭州

杭州,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温婉恬静之下,杭州也有着阳刚的品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忆江南》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朵朵莲花,梦回苏杭。结伴而行,在西湖河畔吟一首诗,过一次如诗如画的中国节。

有湖、有桥、有美酒。杭州的妩媚与众不同。

          

风之南京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都。古都南京,一座拥有多年历史的古城。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在此建都。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谢朓《入朝曲》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从卧薪尝胆的典故,到乌衣巷的传奇,从江南贡院的人文气息,到南京曲艺婉儿之音。游“越城”,醉南京。

      

青山绿水里寻觅,

大仁大智的魂韵。

残垣断瓦内探索,

先祖创造的积淀。

陋巷僻野间绾系,

古代文明的情节。

字里行间中张扬,

历史文化的经典。

海纳百川访华夏,

嘉言懿行赞中华。

    

文中各古都解说文字,借鉴了百家讲坛栏目《六朝古都》专辑的部分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溯中华源头寻华夏之根海嘉国际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