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热点微评,作者|王新喜
视频会议软件提供商Zoom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它的市值能够以火箭班蹿升的速度上涨,上市前它的估值约为7.51亿美元,年4月18日上市当天市值飙升到亿美元,在年3月31日16时,Zoom在美股收盘时的市值高达.68亿美元(约合.09亿元)。
不过好景不长,Zoom曝出重大安全漏洞:据外媒报道,前NSA研究员PatrickJackson发现,在默认命名规则下,他仅通过免费的搜索引擎就在开放的云存储空间中一次性搜索到15,多个来自Zoom平台的视频。内容包括聊天内容、医疗行业的治疗方案、培训、参会人员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财务报表等颇为私密性的隐私内容。
创始人袁征说,如果安全问题不解决,会考虑开源Zoom代码。
受安全漏洞影响,zoom股价下跌16%。但即便如此,zoom的市值依然高达亿美金,市值接近Uber,放在中国市场,它就是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因疫情站上风口,但zoom没有自己的护城河
先不谈zoom的隐私问题正在成为它未来取得用户信任的绊脚石,从未来看,zoom最大的隐忧其实就是没有自己的护城河,zoom的产品模式是主打视频会议模式,易用性较好,使用简约方便,扩展性好,营收模式来源于针对注册用户提供付费服务功能,比如ZoomRoom是每月49美元的订阅费用。
虽然相比于它的竞争对手Slack、Teams等云办公产品,Zoom主打的单一的视频会议功能是客户愿意选择他们的主要原因,但正是因为作为单一的工具性软件,它的可复制性强,未来更具有优势资源、平台化生态与技术实力的巨头,有可能通过产品的复制打法实现反超。
从目前来看,zoom的股价涨势更多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疫情推动zoom迎来了几何式增长的高光时刻。研究机构Apptopia披露的数据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大量美国人在家办公或上课,Zoom在整个年3月的活跃用户数较年同期增长了%,用户数是其竞争对手微软Teams的近三倍。
这在zoom的意料之外,并非来自它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美股研究社所说的,因疫情因素的影响,更多是围绕Zoom的热情将公司股价推高至泡沫般的估值水平,但新冠病毒始终是一个意外因素,给远程办公带来的也是短暂的热情。
此外,我们需要知道,一家公司值多少钱取决于公司的核心业务所面对的市场规模有多大。而这个赛道的市场规模又有取决于该公司产品到底解决了一个多大的市场痛点,围绕这个群体的付费能力与商业模式的可扩展性有多大。而疫情之下,视频会议刚需性凸显,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FrostSullivan发布的《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研究报告》认为,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虽然每年7%的复合增长率扩张,年市场规模仅为亿美元。如果从这个数据来看,它的未来增量空间不大。但从年的市场需求热度来看,可以视为疫情倒逼视频会议市场这个赛道的未来趋势提前了,它的市场规模可能具备翻一番甚至翻两番的潜力。当下是zoom拉新的好时机,但并不意味着zoom能延续当下的涨势。因为zoom短板在于,单一的工具可以被轻易复制。
这或许可以看看今天的Snapchat。Snapchat的阅后即焚功能与stories曾被一度认为是颠覆式的社交创新。年3月Snapchat上市之后股价暴涨,其公司市值高达亿美元。但在年~年,Snap股价缩水超70%,过去一年snap的股价有所上涨,但到今天,其市值为.07亿美元,相对其开盘,市值依然被腰斩。
背后的原因不复杂,Snap没有自己的护城河,Facebook通过功能复制性的打法不断压制了snap的增长,从年开始,Facebook旗下的一系列应用就对Snapchat上的热门功能几乎模仿了个遍。包括“相机优先”、“即时更新”、“限时动态”、自拍滤镜以及一小时讯息功能。有业内人士打了一个比喻:Facebook就像是吞下一只母牛的缅甸巨蟒,母牛被吐下肚时,蟒蛇的身体变成了牛的形状,接着消化过后恢复原本蛇的形状,只不过体型变大了。
Snapchat自始至终都是定位于作为一个功能单一的社交工具,但工具应用只是通过新的亮点功能来引发一批用户的好奇心,留存率很难持续维持。
而Facebook轻易的在它的Messenger、WhatsApp和FacebookMobile上都贴上了Snapchat的Stories功能带动了用户增长。Snapchat并没有能力加固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或者通过系列刚需性功能布局来抬高用户的迁移成本,增长路径被因此打断。
那么回过头来看zoom,它是一个主打视频会议的工具软件,它的成功也源于它的极简思路——无论是使用方式、付费模式以及私有化部署方案都非常简单方便。从一开始它避开了巨头Webex的市场覆盖领域,从高校市场获客,后来逐步进入职场市场群体。
但发展到今天,zoom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突破性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它类似于Snapchat,一直定位于作为一个功能单一的工具,但这种单一的功能性产品与模式其实可以被轻易复制的。
在未来互联网巨头咄咄逼人的进攻下,它其实没有足够的时间窗口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从过去到现在,zoom的销售盈利一直依赖压低成本——包括员工、研发成本来实现的。它欠缺技术与生态上的优势,目前也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网络效应。
外部市场环境变了,风口上的zoom迎来危险时刻
Zoom的增长模式是销售驱动,关心客户需求,通过提升产品性能、给客户创造更多使用上的方便。但zoom的短板是没有技术上的优势,研发占比低,大致在十分之一左右,仅为行业研发投入平均水平的一半。
但5G时代,巨头们更重视通过建立技术壁垒,实现降维打击。而当前zoom的大部分研发团队部署在中国,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zoom考虑到中国工程师平均工资,是美国同等级别的三分之一,这有利于降低它的研发成本。
这种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在过去行的通,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变了,Zoom当前的火爆引发了市场竞争对手的注意——zoom所处的赛道竞争对手太多了,有华为、思科WebEx、宝利通、微软的Skype、谷歌这种传统的视频会议巨头,在国内,也有腾讯会议与阿里钉钉、飞书,以及国内众多云视频厂商也在疫情期间加速了视频会议市场布局。
为什么国内外科技巨头都要争夺这块蛋糕?
这对应到当前的时代大势。在5G时代,云视频会议可能会是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标配型产品,zoom的业务刚好处于风口之上,它的核心业务成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Zoom一方面要面临腾讯阿里谷歌微软华为思科等老巨头的围猎,一方面还要面临大量新厂商入局抢食。
过去,zoom的业务虽然在B端市场也具有刚需属性,但它的业务相对垂直单一,处于一个相对隐秘的战场,在巨头忽略的垂直市场领域低调壮大,但如今,疫情将其推上了风口,zoom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夯实自己的护城河,就已暴露在全球巨头的视野之下。
回到对Snapchat的分析我们知道,Snapchat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功能单一的社交工具,但这个工具威胁到了Facebook的核心腹地,这是facebook的必争之地。而Facebook能够击败Snapchat,则源于它本身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生态,Snapchat在圈占用户的资源、技术与平台化能力上,也远不及Facebook。
而再看zoom,无论从技术实力、产品团队、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平台生态化能力等诸多方面来看,zoom与巨头们相比,都不具备明显的竞争力。而远程办公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zoom也迎来了危险时刻。
平台化生态,zoom的路不好走
Zoom似乎也有考虑到将工具平台化来扩展它的想象空间。
如前所述,作为一个企业办公与会议软件,其主打的屏幕共享和文件共享都是极度简单的功能,zoom的使用场景与适用人群偏B端,它不像Facebook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