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姿
夜河溪(谌继先摄)4月28日早上,5点20分我就起了床,今天的目的地是游马,要拍游马的全景照,收集游马的传说故事。昨天大家约定好,6点要准时从东坪出发,争取到游马能赶上最佳拍摄时间。谌继先和蒋平阶一组,负责拍照,我和黄本安校长一组,负责村级材料的核实与传说故事的收集。游马是原文溪乡南部的一个高山村,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椿树坪、夜河溪、陈家坪、江家坪、兴隆坡、游马坪6个地方。据传,游马古时是一片地势平坦、水草丰茂的草坪。年,明末清初将领吴三桂叛变失败率手下残兵经辰州进入安化,过将军到达这里时,马停下不肯走了。将士们也被这里的美丽风光所吸引,便在此地安家落户。他们开荒辟土,将带来的粮食作为种子种到地里,自食其力,成为这片世外桃源的第一批居民。草坪上,经常放牧着他们的战马,“游马”的地名由此而来。
游马的溪
过了田坪,进入游马地界,最先抓住我们眼球的是游马溪。游马溪是将军毗溪的源头,自南而北将游马分为两半。南面椿树坪、夜河溪平均海拔米,北面陈家坪、江家坪、兴隆坡、游马坪平均海拔米,最高峰吉家山达多米。溪水落差大,支流多,水域充足,常年都保持着旺盛的姿态,浩浩汤汤一路向北,直奔将军。溪里的石头被流水冲洗得干净圆润,到哪儿都可以找到适合当坐椅或床的地方歇歇脚。溪边是大片大片的鬼柳,一棵棵被流水冲击得奇形怪状的树根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像尽职尽责的游马溪的“守护神”。
给我们当向导的陈吉长老师说,游马溪溪道宽,水流急,适合搞漂流,现在已经有老板有这方面的意向了。其实,不需要开发漂流项目,就让游马溪保持这种原始的模样,两岸绿树掩映,中间奇石林立,溪里水声潺潺,就很好。盛夏酷暑,邀上几个朋友,带着桶子袋子,到这儿溯溪而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捉螃蟹,摸鱼虾,渴了喝口清凉的溪水,热了到水里洗个澡,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溪边的鬼柳溪水潺潺游马有很多古树,这些古树不成片长,独居山坡一隅,成为独特的风景。
红豆杉
椿树坪是每个来游马的客人都要造访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棵珍贵的古树——千年红豆杉。红豆杉高30余米,胸径5米,枝叶覆盖面达平方米,四季常青,被当地人奉为树神。全国各地媒体都报道过,有的预测这棵树是目前我国树龄最长树干最粗树身最高的红豆杉。红豆杉属植物学界的“活化石”,因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现已濒临灭绝,被称为植物大熊猫。在过去交通与医学都不发达的年代,红豆杉是村民的救命树。《本草纲目》记载:红豆杉可治疗霍乱、伤寒、排毒等病症。它的枝丫,叶子,树皮,被人们煎熬着当药喝;它的躯干上贴满了各式各样写着村民心愿的符。尽管常常被折枝摘叶扒皮,伤痕累累,红豆杉一直保持着顽强的再生能力,枝折了很快会抽出新枝,叶掉了会很快长出新叶,皮扒了很快又会生出新皮。它精神抖擞地屹立在村口,像个卫士一般,守护着这个美丽古朴的村庄。
如今,这棵被林科专家认定有千年树龄的古树被很好地保护起来。看到它的主干包裹着一层塑料纸,我问住在树旁的人家是不是在为它保暖?他们回答是除虫。好想和红豆杉好好合一影,可古树生长在狭窄的坡下,人往树下一站,太渺小,而且树的枝干把光线也遮挡了,往上面站,又照不到树的全景,只好作罢。听树旁的家庭主妇讲她家有红豆杉苗出售,十元一棵,赶紧跟她去了菜园,小心翼翼拔了六棵小苗,满怀希翼地畅想,过上十年二十年,就不用爬那么远去看红豆杉,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前就能享受到这片独特的绿荫了。
红豆杉的躯干四人抱围不过来红豆杉的枝丫错综复杂和这棵红豆杉相映成趣的,还有村口三棵从巨石中野蛮生长的古岩栎树。一棵高耸入云,树干有5米粗,笔直光滑;两棵稍微小一点,枝繁叶茂,如撑开的巨伞。它们与脚下的岩石融为一体,风光独特,生机盎然。
椿树坪(谌继先摄)檀树
从椿树坪出来,过溪,沿陡峭的简易公路从陈家坪进入游马坪地段,一棵笔挺的古银杏树风姿绰约地站在路口迎接我们。银杏树树干高约20多米,胸径3米左右,树叶刚刚成形,还是那种鹅黄鲜嫩的绿,煞是好看。我们拍照时,陈吉长老师说:“上面的井湾里有一棵檀树,比这棵银杏树还要大。而且,那棵树还有故事。”我们便跟随他去井湾里看望了那棵檀树。
果真是一棵一看就浑身是故事的树。树高约20多米,胸径4米左右,如一位沧桑老人,身上缠绕的粗藤如一条条蟒蛇,将树身五花大绑。树下一口井,井口树根牵绊,如胡须般密密匝匝。树根和树皮上,生长着绿苔,井里也长着一缕缕苔丝。在游马坪陈远丁和陈远奎两位老人家中,我们坐了半个多小时,听他们讲述檀树的故事。檀树已经有上千年历史,附在它身上的树藤叫端阳风,也与树同龄。千年的老树一般都会成仙,大家都敬畏这棵檀树,从不敢动它半根毫发。哪家小孩子感冒发烧或者受到惊吓,只要到井边的树根部掰一块绿苔,或从水中捞一缕绿苔丝,用水煎服,病便会好。
有一回,榧子溪一个人脚被毒虫叮咬后久久不消肿,听说端阳风的根熬水煎服后可以消肿,便到古井下扯了几根端阳风细根。他以为,只要不伤及檀树的根,就不会有事。当天晚上,那人便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漂亮女子跟他说脚痛难忍。这个人第二天赶紧带了香纸蜡烛到古井边叩头谢罪。那人平安无事,脚伤很快好转,但檀树旁边一户人家中的一名20多岁的男子却撞上了藤煞突然疯癫,总是从外面买回很多女人穿的鞋,堆得房间里到处都是。说是一个漂亮女子脚趾头被人扯断了,很疼,无法行走,需要穿鞋子,可他买回一双她又说不合脚,要他给她再买,吵得他晚上觉都睡不好。家人请神婆一算,是端阳风藤妖在作怪。请法师驱赶了多次,一直没能复原。有人说,端阳风藤附在檀树上,早已经成妖,一般的法师奈何不了。
被五花大绑的檀树90高龄的陈远丁、陈远奎两位老人仍身子游马的山
游马海拔高,北面的公路都还没有硬化,车子在行驶过程中不时被挂了底盘。到一转弯陡峭路段,我们都要求下车,因为一眼望过去,公路就像是从石壁上凿出的一条曲线,下面悬崖绝壁,万丈深渊,若掉下去,必粉身碎骨。游马大大小小的山头有10多座。这些山头都有名字,都有传说。在游马山顶72岁的胡家柏家里,我们一边吃他从山上采回的山叶泡,一边听他讲述了那些山的故事。
悬在石壁上的公路鞍甲山
传说吴三桂将军反清失败后,率领自己的余部进入安化境内,因道路崎岖陡峭,在一处岩石上,马失前蹄,滑了一跤,那个地方就是现属南金乡的“滑石寨”。为了减轻马的负担,他把身上穿的铠甲解了下来,给士兵们扛着。他卸甲的地方现属南金乡的“卸甲村”。到达一险要路段,为了行程安全,将军把马鞍也取了下来,交由士兵肩着,自己骑着“毛马”前行。行至一座山脚,坡度渐小,士兵把铠甲和马鞍交给将军,将军抬头望着眼前的高山,看到山峰形似一匹骏马,叹一口气,将铠甲和马鞍丢弃在地,将马关在吉家山的鞍马寨,决定弃甲归田。这座山,自此更名为“鞍甲山”,将军和他的残部在这里定居,过起了农耕生活。
龟山
龟山形状像一只乌龟,后面有四座小山头。传说,秦始皇为了扩大疆域赶山填海时,把龙宫中的公金龟砸死了,母金龟气愤地上皇宫找秦始皇讨说法,秦始皇说填东海是江山大业,砸死金龟属于意外事故,愿补偿母金龟一笔钱,以保证她及九个儿子生活无忧。母金龟不肯接受钱,一定要秦始皇还她丈夫性命,秦始皇命手下把母金龟赶走,母金龟愤怒地扑上前死命咬住了秦始皇的腿。秦始皇使劲一甩,母金龟被甩出了十万八千里。秦始皇担心她还纠缠不休,对她施了定身法,母金龟变成了一座形似乌龟的山,叫龟山。后因大家经常在这座山里烧灰积肥,更名为灰山。
家中的九只小金龟久等不见母亲回家,便一起出门寻找,它们爬到吉家山一带时,被秦始皇发现了,他冷冷一笑:“你们想和母亲在一起,我就成全了你们吧!”挥手一指,走在前头的四只乌龟便变成了四座小山。走在后面的五只乌龟看到前面的兄弟被定形,赶紧转身往后撤,刚到岩屋塘境内,也被秦始皇施了定身法,变成了五座小山。
木鱼山及其他
游马坪的转角弯有个庵堂,庵堂下面有一口水井。水井上方洞口流出来的水时清时浊,浊时洞内伴有很大的响声,于是人们猜测洞内有龙,龙出生会危害地方,大家就想要把洞口堵住,不让水流出来。可用石头塞,用棉絮堵,都堵不住。最后庵堂里的和尚用一口钟才堵住洞口。
用钟堵住了水,人们还是无法心安,担心钟的力量无法抗拒龙的威力。他们求庵堂里的和尚继续帮忙想办法。和尚便将洞口下面寻母而来的四座小龟山分别命名“钟山”、“鼓山”、“木鱼山”、“香炉山”,钟鼓木鱼香炉都是僧人法器,以此达到永久封住洞口的目的。如今,山上的庵堂已经只剩下一个坪,四座小山和那口井仍在。
最近处的四个绿色小山包就是钟鼓木鱼香游马的田
游马的田在前往陈家坪的路边,我们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在告牛耕田。妻子牵着牛鼻绳走在前面,丈夫一手扶犁一手挥楠竹丫走在后面。牛显然不听使唤,总想脱离掌控。女人被它拖得东倒西歪,溅得浑身是泥水,但抓绳的手一直没有松开。丈夫一边吆喝牛,一边粗声粗气地呵斥妻子的方法不当,说如果是两个男人告牛,一天就差不多了,女人不行,要几天。我心里很为这个女人抱不平,在如今的山村里,干这种重体力活的妇女不多了。一身泥一身水地跟男人一起在田里摸爬滚打,还要遭受指责,实在活得憋屈。但转念一想,能和自己的丈夫一起你耕田来我耕田,你挖土来我挖土,朝夕相处双宿双飞,不是神仙都羡慕的田园生活吗?
我在这里琢磨感情的问题,摄影师谌继先说:“英姿,你看到了吗?这就叫告牛。你小的时候,你爷爷奶奶有没有骂过你是烂告牛?”我奶奶没有骂过我烂告牛,因为烂告牛是说牛一次没有告好就放弃了,下一次又告,告了多次,都告不好,不光是骂牛,也骂了告牛的人。我奶奶骂我:“牛告得三个早工都晓得拍陶。”意思就是我比牛蠢,她只骂我,不骂自己。
耕田夫妻告牛(谌继先摄)我们到过很多村庄,大部分农田都荒了,长着齐人深的野草,有的种上了玉米和蔬菜,有的变成了茶园。游马的田,却都还耕种着。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做生意,条件好的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在家里也建了楼房,勤劳了一辈子的老人们还是舍不得让田荒废了,因为那都是他们祖祖辈辈用心血和汗水开垦出来的。
陈家坪的田呈梯级分布,一块块耕耘得平整整,亮汪汪的。绿树群山倒映在田水中,仿佛一幅水墨画。听老人们说,陈家坪原来是一块坪地,有数十亩农田,弯弯曲曲似蛇状,被称为蛇形田。蛇形田边,排列着48栋房子,号称48条屋甲(脊),曾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村庄。一年夏天,连续下了几天暴雨,山洪爆发,48间屋子全部被冲垮,蛇形田整体下沉了十多丈,坪地变成了坡地,所有的植被、牲畜连同全村男女老少,无一幸免。洪水冲击的泥沙在几百米以下的夜河溪斜对面堆积起来,形成一块盆地,面积60多亩。为纪念这次灾难,这里被命名“沉家坪”。后来陆续迁来几户陈姓人家,开荒种地,繁衍子孙,沉家坪才又有了人烟。大概觉得“沉家坪”不吉利,改为“陈家坪”,沿袭至今。
陈家坪兴隆坡的田零散分布在居民的房前屋后,各个菜园、晒坪、院子之间。在一丘田旁,我们甚至发现了一大片芍药花,红艳艳的芍药花衬着布满青苔还长出了一棵棵杂木的木皮屋顶,折射出一种古朴宁静又夺人眼目的美。陈老师带我们走进王宝珍老人的家里小坐了一会,王宝珍老人刚从田里耕田回来。我问他种田收成好不好,他说要看天老爷的脸色。我说现在很多地方都不种田了,因为种田要养牛,天晴下雨都要看牛割草,辛苦不说,把人牵住了,不自由。他说崽女都在外面,听电视里说外面的米有转基因,吃了不好,就给他们种点放心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兴隆坡田间花园你不知道游马有多美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还没有结束采访,催我们回村部吃饭的电话打到了蒋平阶的手机上,原来约定在村部等我们吃中饭的蒋金云主任已经等得很生气了,他打了我很多电话,我的手机忘记在车上,他打谌继先的电话,谌继先在山里没有信号,已经下午一点四十分了,十一点半准备好的饭菜都凉了,等我们一起吃饭的人等得花儿都谢了。我们赶紧收工下山。摩托车一次只能载一个人,但电话从陈老师那里到黄校长那里,一直不停,大家就急了,陈老师要我和黄校长都搭到摩托上。路陡,局部地方又土质松软,在一拐角处,车子被一块石头颠翻了,可怕的是在倒地的瞬间陈老师想踩住刹车,却踩到了油门,摩托车一阵闷叫,车轮飞速转动起来,所幸此时车身已经落地,轮胎兀自空转了一阵,停了。车子侧翻时速度慢,我和黄校长都没有事,陈老师一只脚压在车子底下,我们担心他受伤,赶紧把车子扶正,还好,他只是裤腿上蹭了些泥土。
到村部,蒋主任又吹胡子又瞪眼:“支书在乡政府开会都特意赶回来陪你们,你们真是搞得太没名堂了!”他是军人作风,一向最守时,憎恨迟到行为。此时已经中午两点半,离预订的午饭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半小时。
上桌时已经饥肠辘辘,菜都是山上原生态佳肴,野猪肉,白辣椒炒酸豆角,笋衣炖肉,乡里腊肉……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全不顾蒋主任关于时间观念的谆谆教诲。饭毕,谌继先把自己的摄影袋递给蒋主任说:“你提一下我的袋子。”那个袋子有四五十斤重,里面装着各种镜头和摄影器材,为了找到最佳角度拍到游马的全景,谌继先背着这些行头爬到了游马最高峰,又从山顶反过去拍游马渠道,衣服都汗湿了。
蒋主任提了提袋子,笑着说:“意思是我刚才骂你们骂冤枉了啰!”
我说:“原谅你,因为你不知道游马有多美。”
采风人员游马溪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