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路上有很多势力。要说有实力,有军队的,当属于小西天,积雷山,狮驼岭+狮驼国。
先说一下积雷山势力,牛魔王可谓是西天路上一霸,势力扩展至女儿国和号山,以积雷山为核心。比以狮驼国为核心+狮驼岭的临时结盟体系要强大的多。
天庭之所以没有公开剿灭牛魔王,是在等一个探雷器,也就是孙悟空。猴子在取经途中被人当枪使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带上紧箍咒的猴子除了越学越精以外,没有别的办法。更何况红孩儿事件已经让猴子上了这黑道。
之所以红孩儿这样猖狂,天庭没有剿灭他,并不是忌惮牛魔王,而号山在这取经队伍的必经之路上,天庭以逸待劳,等着孙悟空和牛魔王火并。
红孩儿即便不去抓唐三藏,天庭也会安排山神土地向孙悟空告状,引发猴子那颗“除暴安良,路见不平”的心,不管猴子用什么办法剿灭红孩儿,天庭的目的都达成了,即触发猴子和牛魔王反目,最后借猴子之手剿灭牛魔王。
大力牛魔王
剿灭牛魔王与收降牛魔王
西天和天庭根本不是一条心,孙悟空被人当枪使,如来岂会不知道,经过青牛精一战,如来确实被老君摆了一道,唐三藏确实是偷人东西被抓了现行。那么西天如何才能赚回来呢。
之前红孩儿被观音收降,相当于老牛有人质在西天手上,但是待遇确实不错。对于老牛来说,自然是不敢去战观音,要儿子,因为你把西天得罪了,真是东天无路,西天无门,坐以待毙了。凡是都要留条后路,就好像老牛当年和猴子结拜一样,其实大家都是酒肉兄弟,功利心。
西天在这件事上的参与确实让天庭头疼。但是天庭还有一颗棋子,就是火焰山的土地。这是一颗很早就潜伏在老牛地盘的棋子了。对于开天辟地的太上老君来说,灭火焰山的火太容易了,但是,他没有灭火,因为这是老牛的地盘。很多人就会说,那铁扇公主却因此得利了。对,铁扇公主确实得利,但是得利并不是主要问题。而将计就计。
如果你根治了火焰山,土地上天了,天庭的盯梢的没了,天庭会接着出招。而火焰山一直在,你向天庭表现出,你只贪蝇头小利,并没有说要博取民心,要谋反。这和香火鼎盛的杨戬杨藩王可是一个反差式的对比。杨藩王的事情以后再说。不过通过这件事,老牛得到了暂时不被剿灭的保证。因为这叫装孙子,老牛没有明反,也没有和猴子一起反,天庭不能株连,也出师无名。红孩儿的问题最多是红孩儿个人的,没有猴子取经,老牛最多死个儿子。对他来说算是弃车保帅。
因此天庭要逼反牛魔王,必须要有个挑动老牛神经的炸弹,而这个炸弹就是孙悟空。而西天则不同,西天只要收降牛魔王,不过帮忙的也只有孙悟空,只有把老牛逼上绝路,才能显得我佛慈悲,大开方便之门,让牛魔王你能够皈依,同时又自绝与天庭。
积雷山牛魔王势力
计划开始
当孙悟空到达火焰山的时候,天庭的计划开始了。
“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
这是孙悟空的自白,就说经过落胎泉一战,猴子已经不可能再和老牛和解了,至少是他自己这么认为的。但是这里有个逻辑问题,如果猴子请来观音,带着红孩儿把这件事了了呢。观音给老牛个面子,放红孩儿几年假,老牛知道自己儿子有出息了,也不会为难猴子。但是猴子却没有这么做。
而是去芭蕉洞挑衅,确实猴子对铁扇公主说明了红孩儿的境况。
但他加了一句,“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这句话猴子觉得铁扇公主该谢他?
不是的,是猴子故意挑衅的前面六耳猕猴事件,观音也告诉猴子了“打死凡人是你的不该,打死妖怪是你的功绩”。猴子这样的挑衅分明就是要把牛魔王一家转化为功绩。
但很正常,七大圣结拜本来就是互相利用酒肉朋友挑衅不成,借了假扇子以后,土地也就是天庭的棋子现身了
土地道:“要灭火光,须求罗刹女借芭蕉扇。”行者去路旁拾起扇子道:“这不是?那火光越扇越着,何也?”土地看了,笑道:“此扇不是真的,被他哄了。”行者道:“如何方得真的?”那土地又控背躬身微微笑道:“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
土地把矛头直指牛魔王,而不是叫猴子去请观音。莫非猴子现在去找牛魔王,牛魔王就不狠他?不是土地是执行上面的命令,逼反牛魔王,这件事非赖到老牛本人身上不可。
逼反老牛
“实不瞒长兄,小弟因保唐僧西进,路阻火焰山,不能前进。询问土人,知尊嫂罗刹女有一柄芭蒲扇,欲求一用。昨到旧府,奉拜嫂嫂,嫂嫂坚执不借,是以特求长兄。望兄长开天地之心,同小弟到大嫂处一行,千万借扇扇灭火焰,保得唐僧过山,即时完璧。”牛王闻言,心如火发,咬响钢牙骂道:“你说你不无礼,你原来是借扇之故!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来寻我!且又赶我爱妾!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
猴子的逻辑,你前面自白觉得结了冤仇,如今再请老牛,你既然知道去请老牛看情面,请观音不是更好。显然不是,猴子这样做无非是逼反老牛。牛魔王被激怒了,与是二人展开厮杀。
但是猴子一借,二借都是以“好言相劝”“借扇第一”为核心思想的,猴子本身并没有要和牛魔王死磕。
一,老牛法力高强,猴子不可能说像打死白骨精一样打死老牛,二,猴子在等救兵。因为土地告诉他“
若大圣寻着牛王,拜求来此,方借得真扇。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
土地表明了自己不是地上的人而是天上的,猴子就知道这件事到最后天庭就一定会插手。为什么,因为经过前面的这些磨难,猴子已经学精了。这太上老君要拿火焰山没办法真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大笑话了,他肯定不是为了罚人才不灭火,再加上前翻平顶山金银二童子闹事,猴子心中不能完全笃定,只要拖着老牛一定会有人帮他,不过也有了些数。对猴子来说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只能这样打着,老牛和猴子也没有完全的死磕,是正常的交手,各显本事。但是打到碧波潭来人喊老牛吃饭,天庭依然无动静,于是猴子在不能笃定有帮手的情况下,采取了盗取碧水金睛兽的举动,继续骗取扇子。其实打到二借结束,天庭没有出手的原因很简单,闹的不够大。闹的不够狠。
牛魔王大战孙悟空
三借定乾坤
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大圣施威喷彩雾,牛王放泼吐毫光。齐斗勇,两不良,咬牙锉齿气昂昂。播土扬尘天地暗,飞砂走石鬼神藏。这个说:“你敢无知返骗我!”那个说:“我妻许你共相将!”言村语泼,性烈情刚。那个说:“你哄人妻女真该死!告到官司有罪殃!”伶俐的齐天圣,凶顽的大力王,一心只要杀,更不待商量。棒打剑迎齐努力,有些松慢见阎王。
孙悟空和牛魔王开始死磕了,然后土地和猪八戒随后赶到。
只见那火焰山土地,帅领阴兵,当面挡住道:“大力王,且住手,唐三藏西天取经,无神不保,无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拥护。快将芭蕉扇来搧息火焰,教他无灾无障,早过山去;不然,上天责你罪愆,定遭诛也。”牛王道:“你这土地,全不察理!那泼猴夺我子,欺我妾,骗我妻,番番无道,我恨不得囫囵吞他下肚,化作大便喂狗,怎么肯将宝贝借他!
土地并没有劝说牛魔王,他的话核心是,唐僧是三界通知,十方拥护,你不给他扇子就是谋反。老牛在火头上直接拒绝了给扇子作为和平的基础。而天庭就是要老牛这样的态度。于是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天庭出兵了。然而西天也不甘示弱,也派出了人马,一场诸天神佛联合在一起剿灭牛魔王的战斗展开了。
老牛很强。但也挡不住这架势,最后天庭剪除了牛魔王势力,西天收编了牛魔王。看起来是为了唐三藏,其实是为了天庭。
而且李天王可是个好卧底:
“愚父子昨日见佛如来,发檄奏闻玉帝,言唐僧路阻火焰山,孙大圣难伏牛魔王,玉帝传旨,特差我父王领众助力。”
这是李天王说的,也就说玉帝酝酿出兵之前,如来佛已经知道了。看起来是西天和玉帝约好的,其实是玉帝剿灭牛魔王最后没能杀死牛魔王的主要原因。
李天王卧底了,本来这个故事是,牛魔王被玉帝派人剿灭的。现在变成了牛魔王被西天和天庭联合收降,虽然都是玉帝下的旨意,但结果却是两回事。
你不去,西天也会去,你去了吧,西天还是会去,你派别人去,明摆着告诉西天,李天王没有卧底价值了,于是玉帝只能吃亏,来个将计就计。后来金鼻白猫老鼠精这回便是对李天王的一次敲山震虎。
牛魔王势力被剿灭以后
西天路上第三霸,狮驼岭粉墨登场。为什么说第三霸,因为黄眉和小西天的妖兵战斗力确实强。
狮驼岭+狮驼国这个势力其实不算特别强,很多大鹏吹都说,大鹏的后台如何硬。孙悟空也从蟒蛇精肚子里出来过,也进过铁扇公主的腹中,你说这样的亲戚关系有多铁,我看到未必是这样,如杨戬和玉帝的关系就不好,他们还是血亲,如来和大鹏,也不过就是口头亲戚,关键是狮驼国这里原来的主人是谁。
大家还记得猴子的义兄,狮驼王么,虽然没有他的下落,但是就目前来看,狮驼王很可能被狮象杀死了。也就说狮象继承了狮驼王的领地,狮驼岭。而大鹏随后而来把狮驼国的人都灭口了,谁也不知道狮驼地域原来的主人是谁。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和后面的故事没有关系。
大鹏他要吃唐僧肉,人想啊大鹏这种难道不是长生不老?,狮象二怪难道不是长生不老?为什么要吃唐僧肉?答案如果没有猜错,他们是以吃唐僧为名私下勾结在一起结党营私,密谋造反成为西天和东天以外的第三势力。大鹏最后还想槊倒如来,夺雷音宝刹,可见野心。
吃唐僧只是个顺带,对于天庭来说,大鹏是一个介于反与不反之间的魔,要剿灭大鹏,最后结局估计如来还是会来保他一命。既然结局都预料到了,玉帝何必空费力气派兵呢。
于是太白金星就承担了报信的工作,还是和牛魔王事件一样,猴子继续充当先锋,这一次不是和上次一样了。
“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出,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
猴子一向来好勇斗狠,这样一番话,刺激之下,猴子怎么不去会会三魔,就算他们三个不迟唐僧肉,猴子也会找他麻烦,因为九头虫就说过,猴子是个专门寻人事情的主。
金星慌忙施礼道:“大圣,报信来迟,乞勿罪!乞勿罪!这魔头果是神通广大,势要峥嵘,只看你挪移变化,乖巧机谋,可便过去;如若怠慢些儿,其实难去。”行者谢道:“感激!感激!果然此处难行,望老星上界与玉帝说声,借些天兵帮助老孙帮助。”金星道:“有!有!有!你只口信带去,就是十万天兵,也是有的。”
天庭真的派了十万天兵?看过故事的人都知道,没有。太白又一次唬了猴子,那么天庭这次为何不派兵了。
很多人就会说因为狮子曾经吓退了十万天兵。
小钻风道:“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行者闻言暗笑道:“若是讲手头之话,老孙也曾干过。”又应声道:“二大王有何本事?”
但是根据后来孙悟空和狮子比斗过程,实在看不出来天庭的三十六雷将,二十八星宿组合会困不住狮子,狮子没有黄眉那样的法宝,天庭派出高阶的灵官,神将还是可以降服他的。实在不行还有太上老君。这不是天庭不派兵的理由。实际上天庭就想以逸待劳,坐观成败。
如果唐三藏死在大鹏口中,西天取经死在西天自己人手上,天庭完全没有责任,事先也通告了猴子,事实证明猴子第一时间也是去找如来算账的。不会赖到天庭。
如果猴子胜了,天庭自然舒服,又少了个潜在的威胁。于是狮驼岭之战开始了。
孙悟空大战青狮
狮驼岭之战
开始阶段,猴子打败狮象,用观音给的道具毁了阴阳二气瓶。不可谓不机智,用太白的话说,他确实是动了谋略,用了机巧和变化。猴子确实厉害。
这样也说通了大鹏当初要和狮象结盟的目的,三个人合理可万无一失。
但后来,大鹏抓了猴子,这是让鹏吹高兴和大鹏实力超群论的人惊叹不已的地方,但是事实来说,猴子还是跑了,大鹏还是没办法杀死猴子,抓他容易,杀金刚不坏的猴子太难,猴子最后还去找了如来。所以狮驼岭之战其实叫做有惊无险。而大鹏抓唐僧一开始要杀,他们也实施了,但几番折腾猴子却保了唐僧周全,最后如来收完大鹏,大鹏告诉猴子唐僧锁在铁柜子里,没有死。这证明了这一点,大鹏他们其实打着旗号吃唐僧,实际上是阴谋占山为王,进而有所图谋的,而狮驼岭和狮驼国的结盟只不过是名义上吃唐僧而已。试想如果大鹏真的急着吃唐僧,猴子请来如来之前,唐僧早死了。
那么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样呢,大鹏难道没有料到如来会来,没有想过猴子会去请如来。这个不好说。但是起码大鹏知道猴子是个麻烦,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的麻烦制造者。从唐僧被抓开始,狮驼势力实际上处于被动位置。
狮驼国大战
大鹏内心未必真想开罪如来,因为在大鹏眼中如来是个狠人,这点很多人都有共识,原文这句话也写了。那么狮驼势力只是一场闹剧?不是.
其实狮驼势力发展的最好结果是,吃了唐僧,独立于两天之外,成为第三方势力。
第二结果是,唐僧过去,继续发展,占山为王。
第三结果是,被剿灭,但三魔显示出实力,如来觉得他们还有利用价值,保住三魔,所谓皈依。
无论哪个结局,都不用死,至少他们有资本不死。
然而有人会问大鹏还讲述了唐僧肉的吃法,分明是要吃唐僧,这又如何解,其实到最后如来来的时候大鹏都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说明了大鹏一直就想要的是第一结果。
老魔笑道:“贤弟之言虽当,但孙行者又要来偷哩。”三魔道:“我这皇宫里面有一座锦香亭子,亭子内有一个铁柜。依着我,把唐僧藏在柜里,关了亭子,却传出谣言,说唐僧已被我们夹生吃了。令小妖满城讲说,那行者必然来探听消息,若听见这话,他必死心塌地而去。待三五日不来搅扰,却拿出来,慢慢受用,如何?”老怪二怪俱大喜道:“是,是,是!兄弟说得有理!”可怜把个唐僧连夜拿将进去,藏在柜中,闭了亭子。传出谣言,满城里都乱讲不题.
他们最后没有吃唐僧的原因是因为怕猴子来闹,但杀了唐僧猴子依然会来闹,而且事情会越闹越大,这时候其实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二种结果,当初放了唐僧,换官文,这事情也真就了了。但是大鹏他们确实是拙计,不仅想要第一种结果,还想极力避免猴子来闹,想要个完美结局,但他们又没有黄眉那样的法宝。确实无力。
实际上黄眉是比大鹏更有条件去吃唐僧肉的,但是黄眉没有吃唐僧肉,这不是敢不敢,而是明知不明智的问题。最后如来出动了几乎西天所有的战力来抓大鹏。大鹏被如来收走了,狮象被文殊普贤收走了。这故事大家都知道是这么结尾的。
狮驼势力的败北其实原因就是,骑虎难下的时候不够果断,犹豫之间大祸临头。老牛之败败在被人激怒不够冷静,魔王三兄弟败恰恰是败在不够果断,不够明智。说大鹏有后台,狮驼岭是最难的一关的人,确实忘记了九灵元圣和黄眉老祖。大鹏虽然是枭雄,有野心有抱负,但失败是注定的事情。
狮驼岭三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