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拯
唐朝长庆年间,有个叫马拯的人,他性情平淡,喜欢游山玩水。不管多陡峭的山峰都能攀登。
住在湘中的某天,他去衡山祝融峰拜佛。来到一座寺庙,里面庄严整洁,供桌上的器皿都是银制,上供的水果散发着清香。一个老僧端坐大殿,身材魁梧,头发眉毛都白了。
和尚看到马拯非常高兴,说道:“能不能让您的仆人替我下山买点盐巴?”马拯答应,打发仆人带钱下山,老僧也走入后院不再出现。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人,也是前来拜佛。两人见面后闲谈,马沼说:“我来的路上看到一只老虎在吃人,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儿子遭此大祸。”描述被吃人的服饰,竟然是马拯的仆人。马拯大吃一惊,马沼又说:“我远远看到那老虎吃完人,脱掉虎皮变成一个老和尚。”
正说着,起初见到的老僧从后院出来,马沼吃了一惊,小声说:“就是这个和尚!”马拯试探问道:“刚才听来客说,我的仆人在路上被老虎吃掉了,怎么办?”老僧生气地说:“我这里,山上没有老虎,草丛里没有毒虫,路上没有蟒蛇,林子里没有老鹰,不要听他胡说!”马拯仔细观察,发现老僧嘴角还带着鲜血。
当天晚上,马拯和马沼住在寺庙吃饭的大殿里,牢牢关好门窗,点着蜡烛不敢入睡。夜深的时候,听到院子里有老虎长啸,接着又用脑袋撞他们的门,撞了好几次,幸亏门很结实,没有撞开。
二人害怕极了,点上香对着宾头卢罗汉像祈祷。过了好一会儿,听到那塑像吟诗道:“寅人但溺栏中水,午子须分艮畔金。若教特进重张弩,过去将军必损心。”二人听得似懂非懂,寅是虎,特指的是牛,栏是井,金就是那些银制器皿。其余的意思就不懂了。
终于挨到早晨,老虎不见了。那个老僧喊他们出来吃饭。二人开门出来,吃完粥,想逃走又不敢。两个人合计:“老僧在场,我们怎么逃走?”想起罗汉塑像说的话,二人就把老僧骗到井旁,推落井里。老僧落井后变成一只老虎,二人推落巨石把老虎砸死,然后取了银器皿下山。
走到傍晚,遇到一个猎人,正在路上布置机关,旁边的大树上还搭了一个棚子。猎人对二人说:“不要碰到机关。”又说:“天色已晚,这里离山下还有些路程,老虎暴虐,你们到树上棚子里过夜吧!”于是,马拯和马沼爬到树上。
太阳完全落下西山,忽然来了几十个人,有僧人,道士,俗家人,也有男人也有女人。他们又唱又跳来到这里。忽然发怒说:“早晨有两个坏人杀害了我们的禅师,还没捉到凶手。现在又有人想害我们将军?”说完毁掉机关离开。猎人说:“这些都是伥鬼,被老虎吃掉后,鬼魂被挟制,给虎开路。”
二人听到后,就问猎人的姓名,猎人回答说:“我叫牛进。”二人高兴地说:“罗汉说的话终于懂了。将军就是另一只老虎。”于是劝牛进重新布置好机关。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一只老虎咆哮着走过,前爪触发机关,被一支利箭穿心而死。那些伥鬼跑回来,围着老虎痛哭,非常悲伤的说:“谁又杀了我们的将军?”二人在树上怒斥道:“你们真是一群无知的鬼,生前被虎咬死,现在给你们报仇,不感谢,却还哭自己的仇人。哪有这么愚蠢的鬼?”
伥鬼们止住哭声,过了一会儿有个鬼说:“我们不知道将军是虎,听您这么说才恍然大悟。”然后,他们又围着老虎大骂,说了些感谢的话离去。到了早晨,马拯和马沼把银器皿分给猎人一部分,然后下了山。
(出自《唐传奇》,摘录一段原文如下。)
近昏黑,而遇一猎人,于道旁张弓,树上为棚而居。语二子曰:“无触我机。”兼谓二子曰:“去山下犹远,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来?”二子悸怖,遂攀缘而上。将欲人定,忽三五十人过,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妇女,歌吟者,戏舞者,前至弓所。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禅和,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遂发其机而去。二子并闻其说,遂诘猎者。曰:“此是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
二子因徵猎者之姓氏。曰:“名进,姓牛。”二子大喜曰:“土偶诗下句有验矣,特进乃牛进也,将军即此虎也。”遂劝猎者重张其箭,猎者然之。张毕登棚,果有一虎哮吼而至,前足触机,箭乃中其三班,贯心而踣,逡巡。诸伥奔走却回,伏其虎,哭甚哀曰:“谁人又杀我将军?”二子怒而叱之曰:“汝辈无知下鬼,遭虎齿死。吾今为汝报仇,不能报谢,犹敢恸哭。岂有为鬼,不灵如是?”遂悄然。忽有一鬼答曰:“都不知将军乃虎也,聆郎君之说,方大醒悟。”就其虎而骂之,感谢而去。及明,二子分银与猎者而归耳。(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