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说宋代的纹身,先说一个宋代的笑话。
宋徽宗崇宁年间,身为太师的蔡京曾经主持过一次钱币的改革,推行一种大钱,名为“当十钱”,禁止小平钱流行。实际上,这种当十钱的重量只和三个小平钱相等,其币值却要与十个小平钱相等。
于是许多人开始私自铸钱,将三个小平钱铸成一个当十钱,以此谋利,屡禁不绝。
有一个苏州人名叫章綖,被指控私铸大钱,脸上被刺了字,流放到海岛。到了政和年间,宋徽宗为章綖平反,有人就劝说章綖,找一个合适的药方,把脸上那些难看的刺字去掉。
章綖犯了犟脾气,不肯答应,却要人家在那刺字的下面再加注上三个字,内容是“太师错”。
有人对他开玩笑说:“脸上刺字可不是儿戏,不能自己想刺什么就刺什么。你要加注,还要向官府请示一下,得到官府的许可才行。”
到了南宋时,刺青纹身自然更为普遍,甚至成为科举考试时作弊的一种手段。
《梦梁录》中有“士人赴殿试唱名”一条,提到这么一件事:每当考生到集英殿参加殿试的时候,身边除了文房用具和卷子之外,所有的杂物都不得带入。在经过东华门的时候,还专门有一项特别的检查,就是看看考生的身上有没有“绣体私文”。
既然专门派人检查纹身,说明已经有前车之鉴,曾经有人用过这个方法作弊。把文字刺在身上作弊,手段可谓登峰造极。
不过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如果猜错了题目,那一身的文字全部作废,白白忍受那些皮肉之苦。就算侥幸猜中,殿试的时候又是挽袖子,又是撩衣襟,很容易被捉到。
东华门的关卡有没有查到作弊的纹身,史料中没有记载,只在《宋史纪事本末》中提到确实查到过纹身者。不过,这位名叫李钫孙的倒霉蛋身上刺的是一条大蟒蛇,根本与殿试无关。
当时贾似道当权,因为担心参加考试的人太多,贾似道故意刁难南方的学子,设置士籍,要求考生填写邻里的姓名、年龄以及三代妻室,再拿去与乡邻对照。如果考生填写无误,才被准许参加科举。初试之后还有复试,如果发现复试时的笔迹与初试稍有不同,就算此人作弊。
参加复试前,自然要在东华门进行严格的搜身,有一位举子名叫李钫孙,年少时候为出风头,在大腿和屁股上文了一个摩睺罗,也就是大蟒神,人首蛇身。东华门上的搜身者让李钫孙脱掉衣服,发现了腿上的大蟒神,结果李钫孙因为纹身被取消了成绩。
我们可以把李钫孙的大蟒蛇当成笑话,但对李钫孙来说,这种结果却是灭顶之灾。
当时他一定会为自己百般辩解,一个现成的理由是:就算真的要做手脚,把题目刺在大腿上也太不方便抄袭,没有哪个笨蛋会这样做。
刺在大腿上的纹身都被查到,说明东华门外的搜身进行得非常彻底。幸亏宋朝时只准男子科举,而且官吏也全部是男子,否则,那些搜身的场景会有不少旖旎春色,很有看头。
李钫孙的倒霉是否与贾似道有关系,不得而知,因为宋朝文人的笔记有许多预设立场,不可尽信。但是,李钫孙身上刺了一个大蟒神应该确有其事,看来,当时喜欢刺青的文人也不少。
于左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