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19时17分,深圳消防接到报警称,位于南山区沙河街道沙河东立交桥下北环大道往车管所方向,辅道草丛内发现一条蛇。接到报警后,南头站出动2车9人前往现场处置。
据悉,在报警人的带领下,在绿化带的草丛中发现了蛇的踪迹,随后消防人员采用捕蛇器将其头部抓住,成功将其捕获。经过霄壤人员的确认,该蛇的长度约为两米,是一条大蟒蛇。
据当地市民的了解,当地公园近日多次出现蛇出没的现象。为何在10月深圳的公园内,还有蟒蛇出没?若被蟒蛇纠缠如何安全脱险?
10月蟒蛇出没,难道蟒蛇不冬眠了吗?
蟒蛇作为蛇属大型爬行动物,通常情况都在3~5米,身体十分粗壮,无毒,头部腹面黄白色,背上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常见的蟒蛇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喜欢攀爬在大树、悬崖边等,经常在树上昏昏欲睡,具有夜行性。
而蟒蛇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捕食者通过缓慢靠近猎物,然后迅速咬住用身体将猎物缠绕致死,将其整只吞下。据了解,蟒蛇的猎物包含山羊、鹿、麂、猪等动物,常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
据悉,蛇是自然界数量最庞大的冷血动物,为了保持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其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低于20摄氏度,蛇的活性将会降低,低于15摄氏度蛇将会呈现麻木状态。
根据温度划分,在地球上适宜蟒蛇生活的温度十分广泛,主要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丛林中,比如中国、玛丽希亚、缅甸等国家分布有大量的蟒蛇,据悉,在中国最常见的蟒蛇为缅甸蟒。
由于蟒蛇的身体重量都十分庞大,蟒蛇对温度的要求更加高,为何在十月,深圳的公园还是可以看到蟒蛇活动?
近段时间,我国出现大面积降温和降雨,按常理来说,我国大部分地方的蛇类已经开始冬眠了,而深圳的公园频繁出现蛇,其主要的原因是深圳的气温还相对较高(据悉最近的温度最高有30摄氏度),适合蛇类活动。
冬季为何还是会有蛇出没?实际上蛇冬眠并不是所谓睡觉,而是体温降至1~9摄氏度,呼吸微弱,心跳变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如果室外温度比较高,即使是冬季,蛇还是会回来晒太阳的。因此,冬季也还是会有蛇出没的。
蟒蛇攻击人类,应该如何摆脱蟒蛇的纠缠?
我们都知道蟒蛇攻击猎物,都是采用纠缠的方式,将猎物缠绕致死后将其吞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蟒蛇通常不会攻击人类的。
由于人类直立行走,从蟒蛇的视角看着人十分高大,善于使用工具,致使蟒蛇对人具有一定的敬畏心理。那么蟒蛇攻击人类,应该如何摆脱纠缠呢?
如果人类被蟒蛇缠绕,凭借蟒蛇的强大的缠绕力,若想凭借自己身体和手臂的力量,暴力挣脱蟒蛇的缠绕,是不可能的。这里也特别建议如此做,因为当人使出全力挣脱蟒蛇,最终结果就是蟒蛇的缠绕仍在,人已经没有力气逃脱。
摆脱蟒蛇缠绕方式一:到蟒蛇缠绕不能挣脱的时候,让朋友拖住蟒蛇的尾巴,沿缠绕的方向反向解开。又或者反向滚动,致使蟒蛇缠绕松开。
摆脱蟒蛇缠绕方式二:攻击蟒蛇的方式,可有效让蟒蛇自动解开缠绕,并且逃离现场。攻击方式采用硬物,捅蟒蛇的肛门,蟒蛇感受到疼痛就会选择离开。
若被蟒蛇咬伤应该做到快速地平躺在地上,身体紧紧贴在地面,防止蟒蛇缠绕。立即呼救,可以有效保护好个人人身安全。
总结
蟒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所有蟒科动物),若有发现请立即上报,由相关部门捕获后,将其在安全地方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