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SteedX别克“寰行中国”系列
没想到,经历了大半年的疫情,在深秋时节,还能来一次畅快的云南之行,着实令人惊喜。云南去过很多次了,这次是带着任务去的——受邀参加“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试驾全新别克君越艾维亚。
去年,我跟着别克去了美丽的新疆伊犁,在赛里木湖畔晒了一夜星光,至今记忆犹新。而今年,别克的“寰行中国”文化之旅直接以“华夏苍穹”为主题,溯源华夏先民宇宙观的形成与变迁,探访当代航天科技的前沿成就。去云南,就是参加这趟文化之旅的第二段,从昆明出发,一路经过楚雄、大理、最后到达丽江。初次驾驶别克君越艾维亚,我发现整体车型非常动感优雅。和城市相比,在风景如画的公路上开车非常解压,毕竟不会堵车,可以尽情享受驰骋带来的快感。而艾维亚专属的梅洛酒红色外观,让车队本身也成为了彩云之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超级智能的车道保持系统和自适应巡航系统,更是让组队驾驶变得轻松愉快。
很快,我们便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古人称为“琉璃万顷”的抚仙湖。为什么要来这里呢?首先当然是因为漂亮: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
但更重要的,是这里契合别克“寰行中国”这次的主题——“华夏苍穹”,因为世界上最好的太阳物理观测站之一——抚仙湖太阳观测站,就隐藏在这瑰丽多彩的山湖景色中。它是亚洲最大的地面太阳观测基地,拥有当今世界上一流的太阳观测设备,口径达到1米的新真空太阳望远镜。
人类建成的天文台中,夜间观星的台站多建在山上,而太阳观测站多位于湖边或海边水边。这当然是有一定科学考量的,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太阳照射后温度升高缓慢,水面上的空气会比陆地上更加稳定。
可别小看了这一点!在炎炎夏日,路面上温度起伏太大时,咱们肉眼都能看见远处景物在抖呀抖,这就是空气里的对流在扰乱我们的视线。对于口径更大的专业望远镜来说,轻微的大气抖动就会大幅拉低成像观测的清晰度。所以,越是先进的望远镜,就越是要找空气最稳定的环境来建造。而抚仙湖畔,正是中国绝佳的太阳观测台址之一。远望抚仙湖,红外太阳塔静静矗立在抚仙湖东北岸,白色的墙体,四层的建筑,楼顶还有一个移动式圆顶,以湖为背景,映衬下显得非常漂亮。我们抵达时,南方的太阳异常热情,蜗牛壳般的圆顶已经移开,正在工作的1米口径真空太阳望远镜,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近一两年来,随着上一个太阳活动周期的结束,太阳表面很久没有出现像样的活动了,就连太阳黑子都成了难得一见的景观。然而,就在我们抵达抚仙湖的这一天,平静已久的太阳表面突然冒出了大片黑子。透过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实时拍摄的画面,我们“目睹”了巨大的亮斑这片黑子群之间“流窜”,那是太阳表面久违了的耀斑爆发现象。我们此行还真是幸运呢!
说起来,太阳上的活动跟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了。随着人类文明步入电气、信息和太空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各种高科技,比如开车离不过卫星导航,社交离不开互联网,更别说去想像没有电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然而,一场稍大一些的太阳爆发,就有可能大面积破坏输电线路,导致通信中断,甚至摧毁人造卫星,给现代文明带来重大损失。隐藏在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站,正是利用现代科技研究太阳活动规律,预报和预防此类“天灾”的阵地最前哨。而在进入电气时代之前,人类文明的兴衰其实也跟太阳息息相关。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地里的庄稼何时播种何时收割才能获得最好的收成,都要依照节气而定,而节气归根到底,是依据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位置而划定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来说,如何依照太阳的位置制定准确的历法,是涉及到文明根本的重要问题。这也是“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把云南的第二站选在楚雄十月太阳历公园的原因。
这个雕塑广场复原了一座彝族祭天台,台上立有10根石柱,其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在还没有发明手机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就是用这样的石柱观测太阳运行,精确测算时间和季节,还把一年划分成了黑虎、水獭、蟒蛇、穿山甲、鹿子、岩羊、猿猴、黑豹和四脚蛇这10个月份。
这种十月太阳历,看起来跟我们今天使用的12个月的公历有着明显不同,但不论是对一年长短的测算,还是对四季时节的划分,都跟现代历法几乎一样准确,可以说是古代较为精准的历法之一了。而如此精准的一个历法,要不是来过楚雄十月太阳历公园,大部分人可能对此一无所知。漫步在祭天台,游走于石柱之间,不禁生出这样一种感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又一个文明曾经兴起而后消亡,或许每一个文明的兴盛,都离不开最聪明的头脑,把好奇的目光投向苍穹,“堪破天机”而后顺应天时、五谷丰登。这,或许是“苍穹”送给文明的最大礼物。
在祭天台上,我们还拿出了自己做的日晷,学着古人借着日影测算了一下时间。别说,还挺准的。
从太阳历公园离开,我们沿着山路进发。中途有几处蜿蜒的山路和频繁的上坡,君越艾维亚响应非常敏捷,动力输出也很平稳顺畅。因为外出观星的缘故,山路我是经常开的。这款车的操控感让我在陡坡弯道上开得游刃有余,行云流水般畅快。很快,我们来到茶马古道的必经要隘——苍山石门关。关口两座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绝壁对峙,犹如一扇推开的巨门,石门关因此而得名,意即“天开石门”。这也是漾濞的古十六景之一,是一处典型的峡谷地貌景观。山谷呈V字形,不少同行小伙伴在这里一边张大嘴巴感叹鬼斧神工,一边疯狂拍照打卡留念。
第三天,我们从大理前往丽江,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对于这种演出,之前我并没有特别期待。然而,当马帮从我背后纵横奔驰而过,当纳西族的姑娘们背着背篓在山路上蹒跚,当纳西汉子们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生活化的场景,原生态的表达,再加上演出到高潮时云层散开,玉龙雪山出现在海拔米世界最高实景演出场地的背后,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一时间难以言表。
如果不是突然云开雪山现,现场感受大概会大不一样。要不,怎么说天时很重要呢。其实,不只对于看演出如此,对于观星也同样如此。回酒店的路上,我们打开车顶天窗,让明晃晃的阳光洒进车里,温暖而又舒适。巍峨的雪山渐行渐远,与跟随我们行驶的别克车队,上演了一部绝美的公路大片。虽然出现在身后,作为司机的我却丝毫没有错过如此美景,因为它被如实投映在宽大而又清晰的流媒体后视镜上,有一种在超宽银幕上看风光电影的感觉。原本,我还打算在如此美景之中复刻去年赛里木湖畔的一夜星光,给此行试驾过的另一款车型——别克昂克威S艾维亚来一组星空大片,也给“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只可惜,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太阳落山之后,虽然我们驱车20公里,开出丽江古城想找一片晴空,流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涌来,迅速遮蔽了月夜中原本就有些稀稀落落的星空。最后,镜头里只捕捉到了风起云涌,却少了些星光灿烂。
要不,怎么说天时很重要呢……虽然有些无奈,却是我们星空摄影师的日常。这一点倒是跟远古先民略有共通之处——大体上,都只能靠天吃饭。别看现在的天文,动不动就研究黑洞宇宙大爆炸,离咱们生活着实有点距离。但在古代,特别是对于靠天吃饭的农耕文明,天文能够观象授时,测定四季节气,指导春种秋收,那可是再实用不过的学问。别克“寰行中国”文化之旅,将从古至今人们对浩瀚宇宙的好奇和探索串联起来,从自然走到人文,从古代走到现代,上仰为天,下行为地,我们则驾驶着别克游走于天地之间,去思考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在、宇宙与自我等多重复杂又有趣的关系。所谓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世界,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