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回忆我的童年欢歌
TUhjnbcbe - 2025/5/12 2:50:00

童年的欢歌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味道、已经流逝的时光、已经离去的父母亲人、至今还活着的亲朋故友,这就是我的乡愁。一生的往事虽然忘却许多,但是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却忘记不掉。

我的第二故乡吉林市素有“雾凇之都”之称,这对我一个江西人是看不到的奇观,因为有上游的丰满水电站,绕城而过的松花江即便在零下30摄氏度也不封冻。冬天,江面上冒着白色的水汽,遇到适合的低温会把冰凌挂在树枝上,就成为雾凇了。当地人叫它“树挂”,自诩为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的中国“四大奇观”,吸引游客。小时候看吉林雾凇最美处应该在江南大桥北面教堂的沿江垂柳上,那摇曳的长长的柳枝上,挂着晶莹的冰珠,上面蒙着一层薄薄的白雪,不时有着冰霜飘下,映衬着造型优美的教堂,宛如童话世界。

因为真的是江城,吉林市基本上是沿江而建。小学时每逢六一儿童节或其他假日学校都组织游山玩水,如去市里的北山、江南公园,就要从江北土城子乘坐公共汽车到市火车站下再转车;去江北铁东的龙潭山从吉林北站乘火车就可到达山下。每每这些活动都兴奋不得了,早起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背上小书包装上午饭连蹦带跳往学校集合。

吉林北山几百年来,就是人们踏春、消夏、赏荷、观雪的旅游胜地。更是远近香客朝山进香,拜庙祈神的福地。游北山可在湖上荡桨乘舟;可在亭中小憩品茗;可在祖师庙里拜谒祖师;可在药王庙里拜药王。每年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和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游人香客云集,马戏、杂技、歌舞、秧歌等各种表演,土特产品、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盛况冠绝东北。自清朝年间便有“千山庙会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誉。北山其实不高,海拔约米,也算是较有名气的风景区。从山下望去,一个硕大的“佛”字便映入眼帘,告诉人们这里乃是佛家宝地。沿着山下的石级往上爬,半山腰就是关帝庙,再往上则是药王庙、坎离宫和狐仙堂,接近山顶则是玉皇阁。从玉皇阁出来,不远处就是罗锅桥,顺着桥走过去再往上爬,就到了北山的最高峰,峰顶有一个亭子,叫旷观亭。从罗锅桥上往下看,还真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每年都有想不开的男女从桥上跳下,保准没人生还。那旷观亭里总是有山风吹过,在大热天登上去,顿觉周身凉爽。学校组织去游北山就是一整天,自带午餐,那时就带2个面包(1角一个)一瓶汽水(1角5分),集体活动就是“丢手绢”,全班坐在地上围一个大圈,一个人拿手绢顺着圈跑,不经意中丢在坐在地上的同学后边继续跑,如发现了坐在地上的捡起来继续跑,如没发现就被抓到了要表演节目。还有坐上小船在湖上划桨破浪,迎着微风高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轻轻飘荡”哈哈,我的童年真的比现在的孩子们幸福得太多太多了。那时候绝对没有什么现在的这个辅导班那个兴趣班的,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在玩乐中自然生长。由此想到,我们现在的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真的能使子女成龙成凤吗?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呢?

当年在北山的广场上,还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动物和民间杂技表演。记得有一年我看到一条极大的蟒蛇,它躺在一个木板搭起来的架子上,足有三米长,比我家吃饭的大碗还粗,满身尽带黄金甲,嘴里一伸一缩着它那红红的信子,似乎是向围观者示威,吓得我不敢靠近。在北山,我曾看见过吞剑和吞钢球的表演。一尺长的剑和鸡蛋大小的钢球被那个表演人硬生生地吞下去,然后用丹田之气再吐出,引来观众一片喝彩声,也会收到不多的打赏。我看到再吐出的剑和钢球上沾满了血丝,觉得太残忍。等我长大以后,才体会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就是为了取得那点钱养家糊口,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位于松花江南岸的江南公园,始建于年,是以林木、花卉、动物、金鱼为主的综合性公园。花卉是公园的主要特色之一,有草本、木本名贵花木。园内还有有动物多种,主要有猴.虎.狮.狼.等动物,吉林市的人们认识、观看、了解动物就去江南公园,学校组织去游玩都是夏季去看花看植物看动物。冬季吉林的冰灯游园会在此举行,有大型的冰雕艺术展,冰灯、冰花、冰建筑、雪雕等等,美不胜收。有诗云:玲珑剔透放光明,一片心同澈底清。仙佛镂空难得似,美人狮象雪雕成。从江北去江南公园要经过吉林江南大桥,那是日伪时期修建的,江北岸的江堤沿线风景很漂亮,桥头有一座教堂。冬天沿江两边垂柳上的雾凇让人流连忘返。

龙潭山,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挺拔,景色幽静,树木葱茏,覆盖全山,山峰海拔.3米,在清朝因山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小鱼,所以龙潭山又被称作尼什哈(满语意为“小鱼”)山。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经考证是高句丽时代戍守山城士兵利用山泉修建的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水深而碧,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无论天气旱涝,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年(清光绪十七年)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有“龙潭印月”之美称。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能够让你把吉林市的全部胜景景物尽收眼底。每次学校组织去游玩都是乘坐火车到山下,然后在山下开始“登山比赛”,终点是半山腰的旱涝,前几名有奖品发。之后进行“寻宝活动‘,事先派人在附近藏好字条,开始寻宝时大家一轰而散,树皮里石头下草堆旁凡是能藏纸条的地方寻了个遍,有人挖出几张纸条上面写着奖品名称兴高采烈领到各种奖品笔记本、小刀、橡皮、文具盒;没有挖的纸条的垂头丧气白忙乎一阵,我大多次就是垂头丧气那个。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童年的足迹,几度山花开,几度江潮起,童年的欢歌依然记在心。”

吉林市北山公园吉林市龙潭山南天门吉林市北山公园牌坊吉林市松花江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忆我的童年欢歌